关键词:战国

公孙龙简介-战国时期名家离坚白派的代表人物

公孙龙(约前320年—约前250年),字子秉,华夏族,名家人物,赵国人。 是名家离坚白派的代表人物。 公孙龙能言善辩,曾经做过平原君的门客,其主要著作为《公孙龙子》,西汉时共有14篇,唐代时分为三卷,北宋时遗失了8篇,至今只残留6篇,共一卷。其中最重要的两篇是《白马论》和《坚白论》,提出了“白马非马”和“离坚白”等论点,认为对于 “坚白石”,“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强调视觉与触觉的差异故“坚白石二”。又分析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强调“白马”(个别)与“马”(一般)的区别,得出“白马非马”的结论。与他齐名的是另一名家惠施。 十六年(前283年),秦国与赵国盟会缔约:“秦之所欲为,赵助之;赵之所欲为,秦助之。”答应相互援助。不久,秦兴兵攻魏,赵欲救魏。秦王使人责备赵惠文王不遵守盟约。赵王将此事告知平原君。公孙龙向平原君建议说:赵也可以派遣使者去责备秦王说,赵国想援救魏国,秦国却攻打魏国,是秦国首先违背了盟约。(事见《吕氏春秋·审应览第六·淫词》)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赵惠文王六年(前293年),封公子赵胜为平原君。平原君喜好名家论辨之言,公孙龙遂为平原君的门客。 赵惠文王十五年(前284年),燕昭王欲攻齐国,公孙龙带领弟子,从赵国赶到燕国,力图劝其“偃兵”。燕王满口答应,公孙龙却表示不可相信,说道:当初大王招纳欲破齐、能破齐的“天下之士”到燕国来,后来终于破齐。而今“诸侯之士在大王之本朝者,尽善用兵者”,所以我认为大王不会偃兵。他用这种“循实则名”的方法猜透了燕王的真实用心,使燕王无言以对。   十六年(前283年),秦国与赵国盟会缔约:“秦之所欲为,赵助之;赵之所欲为,秦助之。”答应相互援助。不久,秦兴兵攻魏,赵欲救魏。秦王使人责备赵惠文王不遵守盟约。赵王将此事告知平原君。公孙龙向平原君建议说:赵也可以派遣使者去责备秦王说,赵国想援救魏国,秦国却攻打魏国,是秦国首先违背了盟约。   十九年(前280年),公孙龙又与赵惠文王论偃兵之事。赵王问公孙龙说:“寡人事偃兵十余年矣,而不成,兵不可偃乎?”公孙龙回答说:“偃兵之意,兼爱天下之心也。兼爱天下,不可以虚名为也,必有其实。”并指出赵惠文王当秦得地而缟素布总,齐亡地而加膳置酒,并不真正具有兼爱之心,故不能行偃兵之实。   赵孝成王九年(前257年),秦兵攻赵,围邯郸。平原君使人向魏国求救。信陵君率兵救赵,邯郸得以保存。虞卿为平原君向赵王请封。公孙龙连夜驾车入见平原君,认为此举甚不可行,指出“王举君而相赵,割东武城而封君者”并不是因为平原君的才智能力为赵国所独有的,而是因为平原君是赵王亲戚的缘故。而“一解国患,欲求益地,是亲戚受封而国人计功也”,即计国人之功于亲戚名下。因此建议平原君不要受封,平原君听从了公孙龙的建议,并由此对其益加看重。   生平履历 他可能较长时间作平原君的门客。《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说,“平原君厚待公孙龙”。约于公元前279年至前248年间,公孙龙曾从赵国带领弟子到燕国,《吕氏春秋·应言》载,是为了说燕昭王以“偃兵”。燕王虽然表示同意,公孙龙却当面对燕王说。“诸侯之士在大王之本朝者,尽善用兵者”,所以我认为大王不会偃兵,燕昭王无言应答。公孙龙又曾游魏,与公子牟论学。在赵国,《吕氏春秋·审应览》载,公孙龙曾与赵惠文王论偃兵。赵王问公孙龙说:“寡人事偃兵十余年矣,而不成,兵不可偃乎?”公孙龙回答说:“赵国的蔺、离石两地被秦侵占,王就穿上丧国的服装,缟素布总;东攻齐得城,而王加膳置酒,以示庆祝。这怎能会偃兵?” 《吕氏春秋·淫辞》说:秦国跟赵国订立盟约:“秦之所欲为,赵助之;赵之所欲为,秦助之。”过了不久。秦兴兵攻魏,赵欲救魏。秦王使人责备赵惠文王不遵守盟约。赵王将这件事告诉平原君。公孙龙给平原君出主意说,赵可以派遣使者去责备秦王说,秦不帮助赵国救魏,也是违背盟约。赵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57年),秦兵攻赵,平原君使人向魏国求救。信陵君率兵救赵,邯郸得以保存。赵国的虞卿欲以信陵君之存邯郸为平原君请求增加封地。公孙龙听说这件事,劝阻平原君说:“君无覆军杀将之功,而封以东武城。赵国豪杰之士,多在君之右,而君为相国者以亲故。夫君封以东武城,不让无功,佩赵国相印,不辞无能,一解国患,欲求益地,是亲戚受封,而国人计功也。为君计者,不如勿受便。”平原君接受了公孙龙的意见,没有接受封地。公孙龙善于辩论。《公孙龙子·迹府》说,公孙龙与孔穿在平原君家相会,谈辩公孙龙的“白马非马”。晚年,齐使邹衍过赵,平原君使与公孙龙论“白马非马”之说。公孙龙由是遂诎,后不知所终。公孙龙的主要思想,保存在《公孙龙子》一书中。《汉书·艺文志》名家有《公孙龙子》十四篇。今存六篇。《迹府》,是后人汇集公孙龙的生平言行写成的传略。其余五篇是:《白马论》、《指物论》、《通变论》、《坚白论》、《名实论》,其中以《白马论》最著名。 主要成就 基本思想 公孙龙的哲学思想,《淮南子》说,公孙龙"别同异,离坚白"。 他与惠施的"合同异"说正相反,完全脱离感性认识,只强调概念的逻辑分析,具有十分浓厚的形而上学特色。但在逻辑学上,他的贡献是值得重视的。 公孙龙的"离坚白"学说是从对"坚白石"的分析出发的。《公孙龙子·坚白论》说:"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即人们用眼睛看,不知道它是坚硬的,而知道石是白颜色的,这就是没有坚硬;用手摸不知道它是白颜色,而知道它是坚硬的,这就是没有白颜色。在前一种情况下,坚硬藏了起来。在后一种情况下,白色藏了起来。这叫作"自藏"。《坚白论》又说:"得其白,得其坚,见与不见离。不见离一。一不相盈,故离离也者,藏也。"看到它的白颜色,摸到它的坚硬,有"见与不见"的情况,这就叫离,因为石与坚、白不能互相包含,所以就分离了。分离了也就是藏起来了。他认为,"天下未有若坚,而坚藏"。又说:"若白者必白,则不白石物而白焉。""石其无有,恶取坚白乎?故离也。"这是说,不使石与物变坚硬而独立的坚硬(即抽象的坚硬),天下是没有的。这就是说,坚硬藏起来了。若白颜色本身定是白颜色的话,它就不必通过使物体发白而表现自己是白。他把本身是白颜色看成一种抽象的白颜色。它看不见,即是藏起来了。石头假如没有独立成为石的本领,又怎么能够形成既坚又白的石呢?因此,他的结论是白色与坚硬并不是结合在石头里面,而是脱离石头独立存在的。这就是"离坚白"学说的主要论点。这一学说把事物的各种属性一方面与物质实体割裂开,另一方面又把它们一一孤立起来而否认其统一性。这在哲学上就意味着一般不是存在个别之中,而是可以脱离个别单独存在的。公孙龙"离坚白"学说的诡辩性质,在他的"白马非马"的命题中表现最为明显。 "白马非马"是古代思想史上的著名命题。公孙龙的论证是这样的:"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①"马"一词是指马的形态,凡是具有马的形态的都命名为马。"白"一词是指白的颜色,凡是白颜色的都命名为白。"白马"是马的形态再加上白的颜色,亦即白颜色的马。可见,马与白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他说:"白马非马"。这是从概念的内涵方面来论证的。其次,他又从"马"与"白马"的外延不同来论证。他说:"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②马一词的外延包括一切马在内,所以黄马、黑马都在内。白马的外延仅限于白颜色的马,所以黄马、黑马不在内。马与白马两个概念既然有这样的差别,所以他说:"白马非马"。第三,他又从个别(个性)与一般(共性)的关系来论证。他说:"白马,非马也。白马者,马与白也,白与马也。故曰:白马非马也。"③这是说,白是一切白色的共性,而不是马,马是一切马的共性,而不是白。白马指白色的共性加上马的共性。所以白马并不是马。 公孙龙的论证在逻辑上和概念分析上做出了独到的历史贡献,但是他把一些概念混淆而流入诡辩。他分析了马与白马这两个概念的差别、个别与一般的差别。但是,他夸大了这种差别,把两者完全割裂开来,并加以绝对化;最后达到否认个别,只承认一般,使一般脱离个别独立存在。这样,就把抽象的概念当成脱离具体事物的精神实体,从而导致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结论。《庄子·天下》还记载了辩者"二十一事",其中一些命题与公孙龙有关。如"鸡三足",又见于《公孙龙子·通变论》:"飞鸟之景,未尝动也。"也是属于公孙龙一派的命题。景即影。这个命题是说,飞鸟的影子并没有在运动。在每一瞬间,飞鸟的影子可以认为是不动的。 但是时间有连续性,空间有延展性;飞鸟之影在时空体内又是运动着的。这个命题对运动的性质具有片面的认识,但是最终是走上形而上学,否认运动的可能性。 名家是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的产物。他们的辩论,"不法先王,不是礼义",①具有反传统的精神,是为新的政权服务的。但由于他们认识的角度不同,因此观点有所不同。惠施、公孙龙都是片面夸大了认识的某一方面,惠施强调事物的"同一"(即同)的一方面,公孙龙则强调事物的差别(即"异")的一方面。他们在各自所强调的方面都有精辟的思想,但是这些认识却受到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限制。他们的错误是人类认识发展史上不可避免的,后期墨家的逻辑思想正是对他们的批判总结。 但是,名家在历史上是有贡献的,他们非常有似于古希腊的智者派,甚至于连某些命题都是相似的或者相同的(例如公元前五世纪伊里亚的芝诺就有过"飞矢不动"的命题)。名辩学派和智者派大约前后同时各自在东方和西方以几乎相同的诡辩式的理论活动,参与了当时历史性的社会大变动,并促使人类思想认识大为深化。这是人类文明史最值得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 哲学思想 公孙龙不像惠施那样强调相对的、变化的,而强调“名”是绝对的、不变的。他由此得到与柏拉图的理念或共相相同的概念,柏拉图的理念或共相在西方哲学是极著名的。 他的著作《公孙龙子》,有一篇《白马论》。其主要命题是“白马非马”。公孙龙通过三点论证,力求证明这个命题。第一点是:“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若用西方逻辑学术语,大家可以说,这一点是强调,“马”、“白”、“白马”的内涵的不同。“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白”的内涵是一种颜色,“白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加一种颜色。三者内涵各不相同,所以白马非马。 第二点是:“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故黄黑马一也,而可以应有马,而不可以应有白马,是白马之非马审矣”。“马者,无去取于色,故黄黑皆所以应。白马者有去取于色,黄黑马皆所以色去,故惟白马独可以应耳。无去者,非有去也。故曰:白马非马”。若用西方逻辑学术语,我们可以说,这一点是强调,“马”、“白马”的外延的不同。“马”的外延包括一切马,不管其颜色的区别。“白马”的外延只包括白马,有相应的颜色区别。由于“马”与“白马”外延不同,所以白马非马。 第三点是:“马固有色,故有白马。使马无色,有马如己耳。安取白马?故白者,非马也。白马者,马与白也,白与马也。故曰:白马非马也。”这一点似乎是强调,“马”这个共性与“白马”这个共性的不同。马的共性,是一切马的本质属性。它不包涵颜色,仅只是“马作为马”。这样的“马”的共性与“白马”的共性不同。也就是说,马作为马与白马作为白马不同。所以白马非马。 或“坚石”,除了马作为马,又还有白作为白,即白的共相。《白马论》中说:“白者不定所白,忘之而可也。白马者言白。定所白也。定所白者,非白也。”定所白,就是具体的白色,见于各种实际的白色物体。见于各种实际白色物体的白色,是这些物体所定的。但是“白”的共相,则不是任何实际的白色物体所定。它是未定的白的共性。《公孙龙子》另有一篇《坚白论》。其主要命题是“离坚白”。公孙龙的证明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假设有坚而白的石,他设问说:“坚、白、石:三,可乎?曰:不可。曰:二,可乎?曰:可。曰:何哉?曰:无坚得白,其举也二;无白得坚,其举也二”。“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得其坚也,无白也。”这段对话是从知识论方面证明坚、白是彼此分离的。有一坚白石,用眼看,则只“得其所白”,只得一白石;用手摸,则只“得其所坚”,只得一坚石。感觉白时不能感觉坚,感觉坚时不能感觉白。所以,从知识论方面说,只有“白石”没有“坚白石”。这就是“无坚得白,其举也二;无白得坚,其举也二”的意思。 他的关于名与实的关系的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关于共相的唯心主义哲学理论之上的。他认为,共相是一种独立存在。他的“坚白论”就是企图论证一块白石头的白色和坚硬性是可以独立存在的。他首先从关于“坚白石”的感觉来进行分析,企图说明,“坚”与“白”可以互相分离,然后再说明它们可以离开人们的意识而存在。他说:“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坚白论》)又说:“得其白.得其坚,见与不见离:不见离。一一不相盈故离,离也者藏也。”(同上)这是说,看的时候感觉不到坚硬性,而只感觉到白色,这时候坚硬性等于没有。触的时候感觉不到白色,而只感觉到坚硬性,这时候白色等于没有。或者感觉到白色,或者感觉到坚硬性。感觉到的与感觉不到的是彼此分离的。彼此不联在一起,所以说是分离。而分离就是藏在自身之中。(公孙龙自己解释说“藏”是指“自藏”有相当于“潜存”之意)公孙龙的这两段话是说坚白石的白色和坚硬性是可以彼此分离而存在的。他又说:“且犹白,以目,以火见,而火不见;则火与目不见而神见。神不见,而见离。”(同上)这里所说的“神”即精神作用,也就是指意识;“火”就是光。这是说,例如白色是靠着眼睛和光看见的。但光本身没有见物的作用,那么光和眼睛合在一起也不能看见,只能是意识在看见,而意识本身也是没有见物作用的。所以白色是和视觉分离着的。公孙龙在这里是在说明白色等共相是可以离开人类的感觉而独立存在的。(公孙龙在这里犯了一些逻辑错误。因为由眼睛离开了光不能见物和光本身没有见物作用这样的前提,不能推出,眼睛和光合在一起也不能看见。)由这一些话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公孙龙主张像“白色”这一类共相是客观存在的,因之他是客观唯心主义者。 人物评价 公孙龙观察事物,虽然把个别与一般用"离"的观点绝对化,只见离而不见合,不符合辩证法的“个别存在于一般之中”的观点,但他能够开辟逻辑领域,建立逻辑学的理论体系,有助于百家争鸣的发展。中国历史上多数学派看重研究政治伦理,多不懂逻辑学,甚至不承认这门学问,往往以政治伦理观念来批评公孙龙的逻辑思想,直到近世人们才公开承认公孙龙辩学对象逻辑的问题,并加以重视。 公孙龙“白马非马”的论说虽然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和开创性,也符合辩证法讲的个别与一般相区别的原理,更有纠正当时名实混乱的作用。但是,他沿着同样的原理随后再提出的“鸡三足”、“火不热”等辩说确有走火入魔之嫌,已坠入“诡辩”的深渊中。怪不得荀子要斥他为“此惑于用名以乱实也。”邹衍要批评他是“害大道”、“不能无害君子”。 诸子各家普遍认为公孙龙为诡辩,又似乎无法在辩论中胜出。 《公孙龙子》第一章《迹府》记载了孔子的后代孔穿企图驳倒公孙龙但失败的故事。 《庄子天下篇》称公孙龙“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 《荀子 不苟篇》中认为君子不看重惠施等名家的辩才,因为其不符合礼。君子并不是无法反驳坚白离的观点,而是不与之辩论。 《荀子 正名篇》认为白马非马论是“此惑于用名以乱实者也”。 《资治通鉴》中记载邹衍认为公孙龙是“烦文以相假,饰辞以相敦,巧譬以相移,引人使不得及其意,如此害大道”,于是不和公孙龙辩论。 周昌忠《公孙龙子新论》把公孙龙的思想和西方哲学相比较,认为公孙龙“构造了一个相当丰富的关于语言本身的哲学理论”,并不比亚里士多德逊色。 张远山在著作《寓言的密码》中认为,公孙龙开创了中国的理性学派的先河。但诸子百家都未能理解他的观点。 轶事典故 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互相争鸣。赵国平原君门客公孙龙作为战国诸子百家中名家的代表人物,因其《白马论》问世,使得公孙龙以诡辩著称。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令他蜚声远扬。有一次,孔子的六世孙、儒家孔穿路过赵国,专程到平原君处找公孙龙辩论。 孔穿对公孙龙说:“向来听说先生道义高尚,早就愿为弟子,只是不能同意先生的白马不是马的学说!请你放弃这个说法,我就请求做你的弟子。” 公孙龙回答说:“先生的话错了。我所以出名,只是由于白马的学说罢了。现在要我放弃它,就没有什么可教的了。”接着公孙龙又批评孔穿的求学态度:“想拜人家为师的人,总是因为智力和学术不如人家吧;现在你要我放弃自己的学说,这是先来教我,而后才拜我为师。先来教我,而后再拜我为师,这是错误的。” 他又接着引经据典地说:“白马非马的说法,也是仲尼(孔子)所赞同的。”孔子所赞同的,你孔穿还能不赞同吗? 公孙龙对孔穿讲了一个故事:当年楚王曾经张开繁弱弓,装上亡归箭,在云梦的场圃打猎,结果把弓弄丢了。随从们请求去找。楚王说:“不用了。楚国人丢了弓,楚国人拾了去,又何必寻找呢?”仲尼听到了说:“楚王的仁义还没有做到家。应该说人丢了弓、人拾了去就是了,何必要说楚国呢?”公孙龙评论道:照这样说,仲尼是把楚人和人区别开来的。人们肯定仲尼把楚人和人区别开来的说法,却否定我把白马与马区别开来的说法,这是错误的。 末了,公孙龙又总结说:“先生遵奉儒家的学术,却反对仲尼所赞同的观点;想要跟我学习,又叫我放弃所要教的东西。这样即使有一百个我这样的人,也根本无法做你的老师啊!”孔穿无法回答。 赵孝成王十年(前256年),阴阳家邹衍替齐国出使赵国,平原君向其请教“白马非马”论,邹衍于是对公孙龙进行了批驳,认为他“烦文以相假,饰辞以相惇,巧譬以相移”,有害于大道。从此以后,平原君便绌远了公孙龙,公孙龙也渐渐失去了影响。后五年(前251年),平原君卒。次年(前250年),公孙龙亦卒。 口辨特点 标新立异,犀利灵通。公孙龙的论辩常展诡辩之风,而在诡辩之中更突出了他的论辩之才,往往是雄辩风生,独具匠心。 诘难发问,对症释疑。公孙龙在和别人论辩时,常常使用诘难句式,以揭露对方的矛盾,使其屈服。而针对对方的问题,他又能巧妙答辩,且将深深的哲理蕴含在简洁的语句中。 书籍记载 迹府第一 公孙龙,战国时辩士也。疾名实之散乱,因资材之所长,为“守白”之论。假物取譬,以“守白”辩,谓白马为非马也。白马为非马者,言白所以名色,言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夫言色则形不当与,言形则色不宜从,今合以为物,非也。如求白马于厩中,无有,而有骊色之马,然不可以应有白马也。不可以应有白马,则所求之马亡矣;亡则白马竟非马。欲推是辩,以正名实而化天下焉。 龙于孔穿会赵平原君家。穿曰:“素闻先生高谊,愿为弟子久,但不取先生以白马为非马耳!情去此术,则穿请为弟子。” 龙曰:“先生之言悖。龙之所以为名者,乃以白马之论尔!今使龙去之,则无以教焉。且欲师之者,以智与学不如也。今使龙去之,此先教而后师也;先教而后师之者,悖。 “且白马非马,乃仲尼之所取。龙闻楚王张繁弱之弓,载亡归之矢,以射蛟口于云梦之圃,而丧其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乎?’仲尼闻之曰:‘楚王仁义而未遂也。亦曰人亡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若此,仲尼异‘楚人’与所谓‘人’。夫是仲尼异‘楚人’与所谓‘人’,而非龙‘白马’于所谓‘马’,悖。” “先生修儒术而非仲尼之所取,欲学而使龙去所教,则虽百龙,固不能当前矣。”孔穿无以应焉。 公孙龙,赵平原君之客也;孔穿,孔子之叶也。穿与龙会。穿谓龙曰:“臣居鲁,侧闻下风,高先生之智,说先生之行,愿受益之日久矣,乃今得见。然所不取先生者,独不取先生之以白马为非马耳。请去白马非马之学,穿请为弟子。”公孙龙曰:“先生之言悖。龙之学,以白马为非马者也。使龙去之,则龙无以教;无以教而乃学于龙也者,悖。且夫欲学于龙者,以智与学焉为不逮也。今教龙去白马非马,是先教而后师之也;先教而后师之,不可。” “先生之所以教龙者,似齐王之谓尹文也。齐王之谓尹文曰:‘寡人甚好士,以齐国无士,何也?’尹文曰:‘愿闻大王之所谓士者。’齐王无以应。尹文曰:‘今有人于此,事君则忠,事亲则孝,交友则信,处乡则顺,有此四行,可谓士乎?’齐王曰:‘善!此真吾所谓士也。’尹文曰:‘王得此人,肯以为臣乎?’王曰:‘所愿而不可得也。’”“是时齐王好勇。于是尹文曰:‘使此人广众大庭之中,见侵侮而终不敢斗,王将以为臣乎?’王曰:‘钜士也?见侮而不斗,辱也!辱则寡人不以为臣矣。’尹文曰:‘唯见侮而不斗,未失其四行也。是人失其四行,其所以为士也然。而王一以为臣,一不以为臣,则向之所谓士者,乃非士乎?’齐王无以应。”“尹文曰:‘今有人君,将理其国,人有非则非之,无非则亦非之;有功则赏之,无功则亦赏之,而怨人之不理也,可乎?’齐王曰:‘不可。’尹文曰:‘臣口观下吏之理齐,齐方若此矣。’王曰:‘寡人理国,信若先生之烟,人虽不理,寡人不敢怨也。意未至然与?’ “尹文曰:‘言之敢无说乎?王之令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人有畏王之令者,见侮而终不敢斗,是全王之令也。而王曰:‘见侮而不斗者,辱也。’谓之辱,非之也。无非而王非之,故因除其籍,不以为臣也。不以为臣者,罚之也。此无而王罚之也。且王辱不敢斗者,必荣敢斗者也;荣敢斗者,是而王是之,必以为臣矣。必以为臣者,赏之也。彼无功而王赏之。王之所赏,吏之所诛也;上之所是,而法之所非也。赏罚是非,相与四谬,虽十黄帝,不能理也。’齐王无以应。” “故龙以子之言有似齐王。子知难白马之非马,不知所以难之说,以此,犹好士之名,而不知察士之类。” 白马论第二 “白马非马”,可乎? 曰:可。 曰:何哉? 曰: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名形也。故曰:白马非马。 曰:有马不可谓无马也。不可谓无马者,非马也?有白马为有马,白之,非马何也? 曰: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使白马乃马也,是所求一也。所求一者,白者不异马也,所求不异,如黄、黑马有可有不可,何也?可与不可,其相非明。如黄、黑马一也,而可以应有马,而不可以应有白马,是白马之非马,审矣!曰:以马之有色为非马,天下非有无色之马。天下无马可乎? 曰:马固有色,故有白马。使马无色,有马如已耳,安取白马?故白马非马也。白马者,马与白也。马与白马也?故曰:白马非马也。 曰:马未与白为马,白未与马为白。合马与白,复名白马。是相与以不相与为名,未可。故曰:白马非马未可。 曰:以“有白马为有马”,谓有白马为有黄马,可乎? 曰:未可。 曰:以“有马为异有黄马”,是异黄马与马也;异黄马与马,是以黄为非马。以黄马为非马,而以白马为有马,此飞者入池而棺椁异处,此天下之悖言辞也。 以“有白马不可谓无马”者,离白之谓也;不离者有白马不可谓有马也。故所以为有马者,独以马为有马耳,非以白马为有马耳。故其为有马也,不可以谓“白马”也。 以“白者不定所白”,忘之而可也。白马者,言白定所白也,定所白者非白也。马者,无去取于色,故黄、黑皆所以应;白马者,有去取于色,黄、黑马皆所以色去,故唯白马独可以应耳。无去者非有去也,故曰:“白马非马”。 指物论第三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天下无指,物无可以谓物。非指者天下,而物可谓指乎? 指也者,天下之所无也;物也者,天下之所有也。以天下之所有,为天下之所无,未可。 天下无指,而物不可谓指也。不可谓指者,非指也?非指者,物莫非指也。 天下无指而物不可谓指者,非有非指也。非有非指者,物莫非指也。物莫非指者,而指非指也。 天下无指者,生于物之各有名,不为指也。不为指而谓之指,是无部为指。以有不为指之无不为指,未可。 以“指者天下之所无”。天下无指者,物不可谓无指也;不可谓无指者。非有非指也;非有非指者,物莫非指、指非非指也,指与物非指也。 使天下无物指,谁径谓非指?天下无物,谁径谓指?天下有指无物指,谁径谓非指、径谓无物非指? 且夫指固自为非指,奚待于物而乃与为指?

战国最强内奸郭开简介 为什么说他是秦统一大功臣?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始皇嬴政灭六国而一统天下。嬴政能完成这件事,除了秦国本身实力强盛,几代君主不屑努力之外,当然也有别国的糊涂。 能与秦一争天下的不是没有,赵国便是一个。赵国也是大国,国力强盛,政治军事上也与秦国一样能臣名将辈出。 战国有四大名将:白起、王翦、李牧、廉颇。前两位属秦国,后两位属赵国。原本赵国应该成为秦统一大阻力的,但是因为一个人,最终王国崩塌。此人就是郭开,秦国灭亡赵国最大功臣。 郭开是赵悼襄王赵偃宠臣,赵悼襄王还是太子的时候,郭开就随侍在一旁。郭开善溜须拍马,曲意逢迎,而且长的也很漂亮,所以深受赵偃宠爱。 后世有猜测,赵偃宠爱郭开,就是看上了郭开的容貌,因为赵偃好男色,两人经常同睡。赵偃患有痔疮,而郭开常为其舔舐患处止痒,更受赵偃宠信。 在赵偃还没有继位之前,郭开曾受到廉颇指责,因此怀恨在心。等到赵偃继位,郭开利用赵偃的宠爱,处处针对打压廉颇。 当时廉颇率军进攻魏国,一路势如破竹。郭开害怕廉颇功劳越大,会对自己造成威胁,于是就跑到赵悼襄王面前说:“外面都在传廉颇居功自傲,如今他领大军在外,若真有谋反之心,大王会无法控制。不如先一步罢免他兵权,免除后患。” 赵悼襄王本来对廉颇也没什么好感,听到郭开如此说,一想很有可能,于是就将廉颇召回,最终将廉颇逼到魏国。 赵悼襄王去世之后,其子赵幽缪王赵迁继位。赵迁和自己的父亲一样,最信任的就是郭开,继位之后每有大事都会询问郭开的意见。 秦国大举进攻赵国之时,赵国名将先后去世,大臣向赵迁建议将廉颇召回。但是郭开害怕廉颇回来之后,会威胁到自己,于是就以重金贿赂使者,后来的事情也就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故事了。 可怜廉颇见到赵国使者,以为会重新得到重用,却最终被郭开阻止,郁郁而终。 李牧是廉颇之后的赵国名将,秦国进攻赵国的时候,赵迁命武安君李牧和将军司马尚领兵迎战秦军。当时秦国南路军已经接近邯郸,北路军也攻克赵井陉,挥师南进向邯郸靠拢。只差一点,就可以将邯郸一口吞掉,但无奈却遇见了一个难对付的李牧。 武安君李牧指挥赵军连营数十里,深沟高垒,死死的将秦军抵御在外。秦军攻了几次,都以失败告终。强攻已经难以实现,秦国内部商量对策,想到了一个关键人物——郭开。 李牧是秦军进攻的最大对手,要除掉他强攻不行,只能实用离间计。而当时为相国的郭开,为人贪财,自私自利,是最好的突破点。 秦王于是派遣大夫王敖带一万两黄金入赵,贿赂郭开。郭开收了黄金,就向赵幽缪王诬陷李牧通秦,预备背叛赵国。随后将秦国带来的,伪造李牧通秦王的信给了赵幽缪王。幽缪王本来就是一个忠奸不分之人,又有郭开在一旁添油加醋,一怒之下将李牧罢免。 李牧一心为赵国,却被自己的君主如此对待,失意之下到了一个小酒馆喝的大醉。而接替李牧掌军权的赵葱是一个小人,害怕自己的兵权日后又被收回交给李牧,竟派人将李牧给杀了。 除了李牧,秦国进攻赵国,可谓顺风顺水,一路攻打邯郸。赵幽缪王迫于无奈,最终开城投降。 赵幽缪王被囚禁房陵,得知郭开真面目后,在悔恨交加中病逝。也有说法,被秦王以毒酒毒死。至于郭开,则死于回赵都搬运财物的途中,被盗贼所杀。 郭开多次卖国,皆为财物,最终死于钱财,也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郭开从卖国之日起,就应该预见自己的结局。

战国时期齐国邹忌改革

齐国邹忌改革   ■邹忌操琴受重用  历史上有个以巧妙讽谏齐王而著称的邹忌。  邹忌是齐国的相国,原来他只是一个琴师,由于他敢于劝齐威王纳谏,所以得到重用。   公元前356年,齐威王登上君位。登基以后,他就开始了、骄奢淫逸的生活,使齐国朝政荒废了整整九年。其间,韩、魏、鲁、赵等国都曾侵齐,齐国 屡受重创,几乎到了灭亡的边缘。齐国国内局势更是混乱不堪,民不聊生。大臣们想去进谏,可是齐威王根本不听,反而怪罪进谏的大臣。久而久之,进谏的人没有 了,大臣们也是干着急没办法。  直到有一天,一个书生来到齐国宫殿门前对守卫说:“我叫邹忌,是齐国人,琴艺非凡。我听说威王喜欢音乐,想去给他献上一曲。”守卫禀报之后,齐威王让邹忌进殿觐见。   邹忌走进殿来,齐威王正在抚琴自弹。邹忌立足听了片刻,不禁赞叹道:“好琴艺!”齐威王停下来问道:“好在哪里呢?”邹忌说:“您弹奏大弦的时候,声音 庄重沉稳,有君主之风;弹奏小弦的时候,声音清晰明朗,又像是贤相神采。二者相得益彰。此外您弹出的每一个音调都非常到位,有的深沉,有的舒展,虽然变化 多端,但整体十分和谐。这就好像一个国家颁布的所有政令,各个恰到好处,整体协调一致,所谓政通人和是也。”  齐威王听他三句话不离政事,微微皱了皱眉头,但心里觉得他评价音乐还是很中肯的,就说:“我不过是弹琴自娱,您一定比我弹得好,请让寡人见识见识。”说着就让出琴来让邹忌坐下弹奏。   邹忌说:“主公您过谦了。”然后坐在琴边,双手抚琴,却久久不弹。齐威王问:“先生是嫌琴不好?”邹忌说:“此琴是上等好琴,小人怎会嫌弃?”齐威王不 耐烦了,说:“那您为何抚琴不弹?难道是想戏弄寡人?”邹忌说:“不敢。小人以弹琴为业,若抚琴不弹,主公就会心生恼怒。但主公您以治国为务,手握齐国这 把大琴,九年来不曾弹奏一回,齐国上下等得太久了!”  此话一针见血,让齐威王一时愕然。顿了片刻,齐威王才说:“你来这里原来不是来 弹琴的。”邹忌说:“小人只想提醒主公,琴不弹不鸣,国不治不强。”齐威王想到齐国现在的状况,又皱了皱眉头,漫不经心地问:“你有什么建议?”邹忌正色 道:“首先是不可弃琴不弹,其次要多弦并弹。”此言一出,齐威王有了点兴趣。邹忌接着说:“我建议您从远离声色、选贤任能、兴利除弊、整顿军备、安抚百姓 五个方面入手。”两人由此细谈下去,齐威王顿时大受启发。  谈到最后,齐威王非常兴奋,胸中涌起满腔豪情,决心从此以后要勤政为民,振兴齐国。他对邹忌的开导十分感激,同时也对邹忌的才华大为欣赏,于是拜他为相国。  ■婉言纳谏,邹忌改革  齐威王觉得邹忌很有胆识和智谋,便把他留在身边,辅佐自己。  可一连几日也不见邹忌的身影,齐威王派人去找,找了几天,才发现邹忌正在田间和农民一起劳作。  齐威王决定到田间去看望邹忌,却见邹忌正在和百姓们一起开垦荒地。百姓们累得汗流浃背,但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邹忌一见齐威王,赶紧下拜,齐威王双手相搀,问邹忌:“你为何不在宫中辅佐我,而是跑到这里来垦荒呢?”  邹忌答道:“大王,宫中之事很重要,但有很多人处理,而垦荒之事却没有人干,我出来是带领百姓垦荒的。”  齐威王深受感动,带着邹忌回宫,问邹忌如何使齐国强大起来。  邹忌答道:“大王,农业是根本,粮食是父母,我们要加强农业生产啊!”  于是齐威王传下命令:鼓励垦荒,农民开垦的荒地,前5年不交税。自此,齐国的农业迅速发展,粮食也十分充足。   一次,齐威王设盛宴款待邹忌。邹忌只吃身边的一个菜,齐威王问道:“难道不喜欢别的菜吗?”邹忌答道:“大王,我吃一个菜足够了,其他的菜可以留着下次 吃,而天下百姓还有一个菜也吃不上的。”齐威王明白了邹忌的用意,以后他带头厉行节约,齐国的风气一下子正了起来。臣子之间,从不讲究奢侈。  齐威王问邹忌,如何使自己受臣民爱戴。邹忌答道:“任用,重用百里奚,这两位大臣忠心报国,,齐、秦两国实力大增。爱民如子,虽年过花甲才做了国君,但是很得人心。”  于是齐威王重用贤臣,远离那些小人,而且为百姓着想。从此,齐威王得到了臣民的拥护。  邹忌被拜为相国后,忠心报国,制定新法,整顿军队,齐国很快又强大起来。   邹忌是个身材挺拔、相貌不凡的美男子。一天早晨,他穿戴完毕之后,照着镜子不经意地问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呢?”妻子说:“您美多了,徐 公哪里比得上您?”邹忌心想:“徐公之美闻名齐国,我难道真的比他还美?”于是他又去问他的爱妾:“我和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啊?”妾回答说:“徐公不 如您美!”这天,家里来了一位客人,邹忌又把这个问题拿来问他,那位客人毕恭毕敬地说:“徐公的确不如您美。”  第二天,正巧城北徐公来拜会邹忌。邹忌细细打量着徐公,不禁对徐公的美貌暗暗惊叹。然后他对着镜子看自己,觉得自己实在远不如徐公美。可是为什么所有人都说徐公不如他呢?  晚上睡觉的时候,邹忌躺在床上仔细考虑这个问题。最后他终于弄懂了:妻子说我比徐公美,是偏爱我;爱妾说我比徐公美,是惧怕我;客人说我比徐公美,则是对我有所求。   第二天,邹忌觐见齐威王,说:“臣本来很清楚自己比不上城北的徐公那么俊美,但臣的妻子偏爱臣,臣的小妾惧怕臣,臣的客人有求于臣,所以他们都说臣比徐 公美。我们齐国幅员千里,有120座城池。宫廷上下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满朝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全国百姓没有不希望得到大王的恩惠的。由此可以推测,您 太容易受到蒙蔽了。”  齐威王听了邹忌的这番话,恍然大悟,马上颁布命令:“从今往后,无论是谁,凡是敢在我面前直接责备我的,我给他上等的赏赐;敢上书批评我的,我给他中等的赏赐;敢在人群聚集处议论我的过失的,只要让我知道,我就给他下等的赏赐。”  齐威王一下命令,刚开始,提意见的很多,而且齐威王也遵守诺言,给提意见的人重奖。后来提意见的人渐渐地少了,人们虽然想提意见,但是找不到齐威王的错误、缺点了。  后来,许多百姓写信,不是给齐威王提意见,而是给地方官吏提意见,百姓说他们搜刮民财,有损大王的尊严。  齐威王决定杀一杀这种风气,他准备奖赏最好的官吏,惩罚最次的官吏。他召集满朝文武,对他们说:“众位大臣,我国120个城邑,哪个管理得最好,哪个又最次呢?”  一个大臣答道:“阿城最好,即墨最次。”其他几个大臣也随声附和又补充说阿城如何好,即墨如何次。  齐威王想抓住这一典型,奖赏阿城,治罪于即墨,以治理一下天下的贪官污吏。  邹忌对齐威王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我们应派人前去调查,再通过多方面了解。”齐威王立即派人去调查。  结果,考察的人回来报告齐威王:阿城为非作歹,善于逢迎,又用重金贿赂宫中大臣;而即墨则一心为百姓着想,为官清正,许多大臣视其为肉中刺、眼中钉。  齐威王大怒,第二天上朝时,朝中放了一口大锅,里边放了开水。大臣们不知怎么回事。齐威王说:“我今日要活煮那些贪官污吏。”那些忌恨即墨的大臣还以为大王要煮他呢。  这时,从外边押进一人,此人正是阿城,众臣大吃一惊。齐威王说:“我派人去查访,即墨时时事事为百姓着想,功不可没,加封一万户的俸禄;而这个阿城,贪赃枉法,搜刮民财,百姓对他恨之入骨。来人,把他煮了!”  那些替阿城说好话的大臣早已吓出了一身冷汗,赶紧跪下磕头求饶。齐威王余怒未消,也要煮了他们。邹忌连忙求情,说道:“大王,法不责众,万万不可都杀掉!”  齐威王根据大臣们的罪过,一一治罪,又整顿了地方官吏。从此,齐国不仅经济发展迅速,而且朝中风气也很正。  这些事情传到燕、赵、韩、魏等国,各国纷纷派人到齐国来朝拜,齐国威望迅速提高,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姓氏跟​黄帝​有什么关系?

现代人的自我介绍往往说我姓什么,姓都在前面说。要追溯到更早的春秋战国时代,姓的地位跟氏比起来要低的多,那时候有“姓可呼为氏,氏不可呼为姓”的说法,史书中有说男子称氏,女子称姓,齐国的女人皆为姜,如齐姜、文姜、庄姜。国君为公子时则更多称姓氏,如吕诸儿、齐惠公等等。 史书载:“三代之前,姓氏分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这就是说姓的源头较为单一,而氏的发展则会多变。在春秋战国时代,姓更多时候是女人们的专属,这当然跟姓氏文化的起源有关。《左传》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在春秋战国时代氏则大多成为诸侯国君的家族们的专属。 从人类开始,姓氏文化在中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国人对姓氏的图腾般尊重的文化已经深入民间。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姓氏文化则是百家姓,这种有着家族延续的东西始终在中国的社会中传承,时常有人为此追寻。 源起于上古时期的这些姓氏,其中大多跟黄帝有关,不过黄帝并非是姓氏文化的最早起源。上古时代很多人可能连名字也没有,更别说姓氏文化,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早期文明社会的人名,也就是盘古女娲伏羲等等,这些人类始祖的名字很多时候被后世学者们认为是部落之名。 这当然是姓氏文化的萌芽,就是人们以聚居的部落为自己命名,此后出现了伏羲少典等部落。然而,黄帝开始为自己的儿子和臣子们赐姓名数十个,才是引爆姓氏文化为大众所知的真正原因。 中国人的姓氏非常重要,代表着是父族与母族的关系,也是中国文明开始发源的起始,姓和氏在春秋战国前是有着清晰分别的,姓是母系社会时期的遗留物,凡是属于一个血统的人都共同拥有着共同的姓,居住在共同的区域,形成共同的部族。 当人口不断的繁衍,姓的下面分出了氏,氏是什么呢?氏就是小姓,是一姓中的分支。但氏在春秋战国只是男系社会贵族阶级所特有的标志。许多人探究姓氏文化在中国风行的原因。有的人说是姓氏代表着一个人辉煌的家族象征,体现的是这个人的出身很好,有人说无非是约定俗成,便于人们在社会中的交流。后者可能更为准确,阿猫阿狗多了,谁也叫不清楚谁是谁。 后人称赞黄帝的功劳不止其是炎黄之祖,他能成为炎黄之祖就在于所有的中国姓氏几乎都能系出同源。当然姓氏文化在黄帝时期应该是在社会中发生过剧烈变化的,在此之前的姓氏文化大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部落之名往往来自母亲而非是父亲。 黄帝而后的中国,姓氏大多起源与父亲就是中国进入父系时代的象征。到春秋战国时代,中国人对姓氏文化的运用更加娴熟,所谓分封制度的内核,本质上就是姓氏文化。 在母系社会时代,我们所知的那些圣人出生的时候都是有母亲没有父亲的,比如周人的祖先后稷,就是母亲姜嫄跑到森林里踩了雷神的脚印生下来的,商人的祖先契则是简狄吞了玄鸟之卵生下来的,还有尧舜禹等等圣人,大多都有“母感天而生子”。 因此我们看到的姓字,很多偏旁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妘等。而女人们则称为伯姬、孟姜、叔姜等。诸侯们的祖宗大多是来自贵族血统,或者有着很多卓越功勋,周天子就会赐以国名,即为诸侯们的氏。大夫们则往往以受封始祖的别字为氏,或者以官名、封邑之名为氏,一般来说是诸侯所赐予的。 据说当年的黄帝就是住在姬水之滨,后来周人就说黄帝以姬为姓。这种说法虽然很有可能是周人的牵强附会,因为黄帝除了有姬姓之外,还有说姓公孙,而部落则有有熊氏部落、少典部落、轩辕部落等说法。与黄帝同期的炎帝,则说成是居住在姜水边而被姓姜。这种根据地名而来的封氏,则成为西周乃至春秋战国时代的潮流。 西周姬姓家族显然对姓氏文化运用得游刃有余,特别建立了整套宗法制度体系,形成同姓百世不婚的制度,分封制和嫡长子继承制皆源自于此。此后,男子称氏不称姓,女子称姓不称氏,周人认为同姓生育不利于家族的发展和传承,这个传统影响中国人数千年。 这种朴素的思维模式,无形中与后世科学论证的“近亲结婚不利后代”相切合。这在周人看来,甚至可以直接上纲上线,成为违反周礼的行为,比如齐襄公就是跟妹妹之间的不伦关系,导致齐国发生内乱。 姓氏之大行于天下,应是从周人开始的,周人分封数十个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又分封很多大夫,以姓氏作为联系脉络的周人便散布到各个地区。鲁公伯禽封在鲁国,后来就是所谓的鲁氏。宋微子封在宋国,后来就是宋氏,姜子牙封在齐国,就是齐氏。 有的则会以国家较为贤明的君主的谥号作为氏名,比如宋戴公之下有戴氏,桓公之下有桓氏。后来大部族的发展,分立的支脉又发展成繁盛之家,就更加凸显出大宗与小宗的区别,比如鲁桓公之下有季孙氏、孟孙氏和叔孙氏;齐丁公之下有崔氏,桓公之下有东郭氏。这些家族大多在诸侯国中成为权臣家族,一度垄断诸侯国朝堂。

曹国第十八任王---曹宣公姬强(春秋战国)

  在位起讫:公元前594年-公元前578年。   生卒年:公元前?年-公元前578年。   出生地:陶丘(山东定陶附近)。   立都:陶丘(山东定陶附近)。   年号:(丁卯,公元前594年)。   曹强,姬姓名曹强,一名为庐,一名为疆,谥号曹宣公。春秋战国时期曹国第十八任君王。他的祖父是曹国第十六任王曹襄,他的父亲是曹国第十七任王曹寿。   曹文公二十三年(丙寅,公元前595年),曹文公死后,其儿子曹强继承王位,为曹宣公。   曹宣公十七年(癸未,公元前578年),晋国计划讨伐秦国,征师于诸侯。晋、齐、宋、卫、鲁、郑、曹、邾、滕之君会于京师。晋国率诸侯伐秦国时,曹强逝世于军中。他死后,其弟曹负刍继承王位,为曹成公。>

秦赵长平之战: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歼灭战

春秋而下是战国。经过春秋时期的兼并战争,到战国时期,只剩下七个大国和少数小国了。这七个大国历史上叫做“战国七雄”。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人口和租税,七个大国之间不断地进行战争。和春秋时候相比,战争的规模更大了,程度更激烈了,作战的方法也有了改变和发展。春秋时期是以车战为主。到了战国时期,由于武器的进步,特别是发明了用扳机发射的远射机弩,可以在百步以外射中密集的车阵,使战车无法发挥威力,因此便逐渐由车战改变为步卒和骑兵的野战了。  赵孝成王六年(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之间发生的长平之战,就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歼灭战。  赵王贪利受地  秦国原来在现在的陕西省一带地方,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公元前4世纪中期,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国家一天天富强起来。以后,秦国经常出兵去攻打东方各国,到了公元前3世纪末,秦国已经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一个封建国家了。  公元前262年,秦昭王采用范睢〔suī虽〕“远交近攻”的策略,派兵攻下韩国的野王(今河南省沁阳县),把韩国拦腰斩成两段。韩桓王害怕秦国进一步进攻,打算把上党郡(今山西省长治市一带)献给秦国,向秦国求和。可是韩国的上党郡守冯亭另外有个计策:他主张把上党郡献给赵国,这样可以把秦国的兵锋引向赵国,以减轻泰国对韩国的军事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借此结好赵国,韩、赵两国联合起来,就可以抵挡秦兵的进攻。于是冯亭派人到了赵国,赵孝成王认为毫不费力地得到上党郡,是没处找到的大便宜,就高兴地派人去接收。秦王一看到了嘴边的肥肉要被人抢走,当然不干,就派王〔hé河〕领兵攻取上党。赵军驻在上党的兵力很少,顶不住秦军的进攻,被迫撤退到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县西北)防守。  秦军进攻赵王换将  赵王听说秦军东进的消息,就派名将廉颇率领大军到长平,抵御秦军的进攻。秦强赵弱,秦军利于速决战,赵军利于持久战。廉颇根据这个特点,决定凭险固守,拒不出战,秦军挑战,他也不肯应战;他准备把秦军拖得士气疲惫,给养困难,再找秦军的弱点进攻。这个主张是正确的。廉颇在长平一直坚守了三年。可是昏庸的赵王却以为廉颇胆小怯战,屡次责备廉颇。秦王看到战争旷日持久,还攻不下长平,就采用范睢的离间计,派人携带千金重礼到邯郸去贿赂赵王左右的人,并且散布流言说:“廉颇老了,容易对付,而且他就要投降了!秦国最怕的是赵括。”赵王听了,决定召回廉颇,派赵括去代替廉颇作统帅。  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跟父亲读过不少兵书,学了整套兵法,对用兵打仗的道理,能够说得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第一,有时候和父亲辩论起来,赵奢也说不过他。赵奢却了解他的儿子:只会夸夸其谈,并没有真实本领。赵奢曾经对妻子说:“打仗是关系生死存亡的大事情,可是赵括却说得那样容易。今后赵国不用赵括带兵倒也罢了;如果用他做大将,断送赵军的一定是他。”可这次赵王真的要起用赵括作大将了。丞相蔺相如极力反对。他对赵王说:“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的兵书,却不会在实际中灵活运用,这怎么能做大将呢?”(原文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不听。赵括的母亲也给赵王上书,劝他不要任命赵括做大将,免得耽误国家大事。她还当面对赵王说:“赵奢做大将,和部下相处得很融洽,得到的赏赐都分给军吏七大夫;受命以后,不问家事。现在赵括呢?刚受命就盛气凌人,会见诸侯将领,大家都不敢抬头看他;大王赏赐的金帛,他都拿回家中,购买田地房屋。他哪里比得上他父亲呢?大王千万不可让他带兵作战。”(同上书)赵王对用兵打仗一窍不通,他对赵括的母亲说:“你别管,我的主意已经定了。”  赵括挂上帅印,统领着赵国援军,浩浩荡荡来到长平,代替廉颇担任赵军主将。他一到前线,就马上改变了廉颇那一套军规命令,更换了将领,撤除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命令部队进行出击准备,企图一举打败秦军,夺回上党。  长平决战  秦王听到赵国主将已经换了赵括,心中非常高兴,认为打败赵国的好机会到了。他任命秦国名将白起为上将军,改任王为偏将,增派了大批攻赵部队,制定攻打赵国的作战方案。他还下令全军将士保守机密,谁也不许泄露白起担任主将的消息,以免引起赵军的注意。  白起针对赵括没有作战经验、鲁莽轻敌的弱点,决定对赵军采取迂回包抄的战术,并进行了具体的战斗部署:第一,在长壁构成一个袋形阵地,以主力部队坚守营垒,阻止赵军的进攻;第二,把原来在第一线上的军队作为诱敌部队,命令他们受到赵军进攻就向长壁撤退,引诱赵军深入包围圈;第三,在长壁的两翼布置精兵22000人,准备出其不意地插入赵军的后方,断绝它的粮道,并协助长壁的部队,包围来进攻的赵军;第四,另外再派出骑兵5000人插入赵军营垒的中间,把赵军分割成为两部分,使赵军首尾不能相顾。  公元前260年8月,轻举妄动的赵括果然指挥赵军向秦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秦军先头部队假装败退。赵括不察虚实,就命令赵军追击。赵军追到长壁,遭到了秦军的坚强抵抗。这时候,布置在两翼的22000名秦军立即出动,插到赵军的后方,抢占西壁垒(今山西省高平县北的韩王山高地),构成了包围阵势。5000名骑兵也迅速插入,往来突袭赵军。赵军发动几次攻击,都没有成功,只好就地构筑营垒,由进攻改为防御,等待援军到来。  秦军包围赵军的捷报传到秦国都城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秦王就亲自来到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一带),把当地15岁以上的男丁全部组成军队,调到长平战场,占据长平东北面的高地,切断赵括的援兵和粮运。在秦军的四面合围下,赵军增援部队无法通过,军队的给养也断了来源。到了这年9月,赵军断粮已经46天,士兵们饿得没有办法,就暗自互相杀食,情况极为严重。赵括组织了四支突围部队,一齐鸣鼓冲突,企图打开一条出路,可是一连突围了四五次,都没有成功。他在绝望之下,决定挑选一支精锐部队,全部披上厚甲,骑上战马,由他亲自率领,强行突围。不料赵括刚出现在阵前,就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军失去了主将,没人指挥,立刻陷入混乱。秦军趁机发动猛烈进攻,把赵军杀得大败。长平之战,以秦军大胜,赵军惨败告终。对40万投降的赵军,白起竟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这是历史上极端残暴地杀害战俘的典型事例。  长平之战,秦军前后共歼灭赵军45万人,取得了军事上的重大胜利。这一仗不但大大地削弱了赵国,而且也镇服了东方各国,为秦国后来完成统一大业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这次战争的结果是秦胜赵败,为什么呢?从秦国方面来说,实行“远交近攻”孤立了赵国,运用反间计使赵国更换了主将,又采用了后退诱敌、分割包围等正确的战略战术。这些固然对取得胜利起了很大作用;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赵国君臣轻率任性,不自量力,在完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贸然与强敌进行决战。赵括这个“纸上谈兵”的军事家惨遭失败,对一切只会说空洞的大道理而不注重实际的人,都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教训。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战国时期秦国历经几位君主?秦国历代帝王顺序表

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与变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秦国逐渐崛起,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那么,战国时期秦国历经几位君主呢?本文将为您揭秘秦国历代帝王的顺序表。 1. 秦穆公(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1年):秦国的开国君主,他在位期间实行改革,使秦国逐渐崛起。 2. 秦康公(公元前620年-公元前609年):秦穆公之子,继位后继续推行父亲的政治改革,加强国家实力。 3. 秦共公(公元前608年-公元前603年):秦康公之子,他在位期间,秦国开始对外扩张,国土逐渐扩大。 4. 秦桓公(公元前602年-公元前577年):秦共公之子,他在位期间,秦国继续对外扩张,国土进一步壮大。 5. 秦景公(公元前576年-公元前537年):秦桓公之子,他在位期间,秦国政治稳重,国家实力不断增强。 6. 秦哀公(公元前536年-公元前529年):秦景公之子,他在位期间,秦国继续对外扩张,国土进一步扩大。 7. 秦厉共公(公元前528年-公元前477年):秦哀公之子,他在位期间,秦国政治动荡,但国家实力仍然强大。 8. 秦躁公(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22年):秦厉共公之子,他在位期间,秦国政治稳定,国家实力逐渐恢复。 9. 秦简公(公元前421年-公元前400年):秦躁公之子,他在位期间,秦国继续对外扩张,国土进一步扩大。 10. 秦惠文王(公元前399年-公元前387年):秦简公之子,他在位期间,秦国政治稳重,国家实力不断增强。 11. 秦武王(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10年):秦惠文王之子,他在位期间,秦国继续对外扩张,国土进一步扩大。 12. 秦昭襄王(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秦武王之子,他在位期间,秦国政治稳重,国家实力不断增强。 13. 秦孝文王(公元前250年-公元前247年):秦昭襄王之子,他在位期间短暂,未能有效治理国家。 14. 秦庄襄王(公元前246年-公元前243年):秦孝文王之弟,他在位期间短暂,未能有效治理国家。 15. 秦始皇(公元前246年-公元前210年):秦庄襄王之子,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统一六国后建立了秦朝。 总结:战国时期秦国历经15位君主,从秦穆公到秦始皇,他们共同见证了秦国的崛起和统一六国的辉煌历程。这段历史充满了战争与变革,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人物:历史上赵氏只剩下一个孤儿,怎么逆袭成为战国七雄的?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途说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赵氏孤儿逆袭成功的故事。   历史上的赵氏孤儿名叫赵武。赵武家本来是晋国的世卿,赵武的母亲还是国君的女儿。后来国家发生政变,赵氏灭族。赵武却因为在此之前,已经跟着母亲离开家族,而活了下来。   那时候的政局是动荡不安的。前面赵氏被灭族,不久就平反。“赵氏孤儿”作为赵家硕果仅存的子弟,也继承了家族的政治地位(封地只是政治遗产的一部分)。再加上个人努力,公于前573年,晋悼公封赵武为卿。这是一个标志,他从此进入了晋国的权力中枢。   赵武的家族、父兄叔伯被杀,但赵武自己要娶妻生子的,他的儿子、孙子也继承了他的政治资产,继承在晋国朝堂上发挥重要作用。   六十年过去了,时间来到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从此晋国的军政大权被“六卿”所掌握。而赵武的后代,就是“六卿”之一。   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三家相继被灭。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诸侯。赵武的后代,就成了赵国的国君。   又过了几十年,到了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史称“三家分晋”。这是春秋战国的分水岭。   韩赵魏三家,与秦、楚、齐、燕,合称“战国七雄”。赵武的后代,也成了战国七雄之一。   从“赵氏孤儿”赵武被封为卿,到赵氏家族被封为诸侯,经历了一百三十年的时间。   如果从赵氏被灭族、赵武成为孤儿开始,算到赵武的后人建立赵国,那是二百多年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战国七雄,赵氏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人物:春秋战国政治家晏婴的墓地为什么会被人摧毁

  晏婴(前578-500),字仲,史上称他为“晏平仲”,他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名大夫。也是后来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的父亲是齐国上大夫晏弱。在生活中,他的生活简朴,拥有谦恭下士的称号。对于他的长相,距历史记载,晏婴的身材不高,面容较丑。在齐灵公二十六年时期,由于晏弱的生病去世,于是晏婴继承父亲的官位成为上大夫。    晏婴继任父亲职位,曾相继担当了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这三朝的卿相。辅政时间长达大概60多年。晏子在岗位上有勇有谋,爱民如家人一般,从来不辜负皇帝给予的使命。也算是春秋时期的一位人才。他头脑机灵,能说会道,善于辞令,在出使楚国时,还曾舌战楚王,用自己机智的头脑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在朝政上,屡次上奏齐国君王。在外交上,处事灵活有度,坚持自己一贯的原则,临危受命,不辱使命。保卫了齐国的国家威严。   《晏子春秋》一书中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晏婴的所作所为,包括他的思想,言行举止,生平事迹等等,这本书算是我国最早的一短篇言行集。据说这本书的作者是晏婴的后人为记念其所撰写的。但也有人说,这本书是后人经过各方面的收集晏婴的言行事迹所编纂的一本书。对于治国之道,晏婴施政的内容主张“仁政爱民”的思想学说。 晏婴二桃杀三士   当初,齐国在管仲的管理下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在管仲去世后100多年的时间里,齐国就出现了一位能和管仲齐名的人物--就是现在大家称呼的晏子。关于这个人物的智慧能够从多个故事中体现,“二桃杀三士”就是其中的一个了。     至于事情的大致经过是这样的: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位人物力气大的出奇,能够单手打死老虎,因此在齐国非常有名,一般人都不敢惹他们三个。有一天,晏子从他们身边走过,并恭敬的向他们示意,结果这三人假装看不见的样子,置之不理,看起来十分失礼。   当时的晏子地位绝对高于这三人,他们三人对他都这么无礼了,更不要说其他官员了。于是晏子很生气的进谏齐景公,一进门就对他说;“听说,贤能的君王的勇士,对内可以阻止暴乱,对外可以震慑外敌,上面的人赞扬他们,下面的人佩服他们,所以他们拥有尊贵的地位,丰富的俸禄。而放眼当下,君王您的勇士对上不行君臣之礼,对下不讲究长幼,对内不能稳乱,对外不能诱敌。这些祸国殃民的人是否应该尽快除去。”景公领会到晏婴的意思,也认为这三人确实无礼,可是一时又没有什么办法可行。   景公说道;“这三人力气极大,与之拼搏,恐有不胜。”晏子则说道;“这人虽然力气大,不害怕强敌,不敬长幼之尊。”趁机请景公派人赏赐他们三人两个桃子,并对他们说;“你们三个人就以个人的功劳来分桃子吧。”谁知,他们三人为争桃子而撕破了脸,扭打在了一起。晏子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将他们三人除掉了。  晏婴墓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的儿子。在周敬王二十年,晏婴病逝。晏婴不死君难,弃个人小义而逐国家、百姓之大利,以国富为己任,造福大众百姓,并义于名而利于实,成就了司马迁心中“义”于“利”融合的理想境界。     作为后世纪念,据说晏婴的墓地在齐国故城的宫城北门外。也是在今天的齐都镇永顺村东南方向350米。整个墓高约为11米,南北长度为50米,东西长度为43米。在他的墓前立着一幢明万历二十六年五朋石碑,上面篆刻着“齐相晏平仲之墓”和两方清康熙五十二年、五十三年重修碑。在1981年时,在墓的周围重新建造围墙,围墙的门面向南面打开。   据说在河南省的滑县焦虎乡晏口村东北半公里的地方也有一座晏子墓。它的长、宽、高长度分别约13.5米、12.5米、1.1米。根据流传,在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宴婴被奸臣实施军裂的残酷暴行,百姓们为他受到的苦,感到极为悲痛,于是暗地里将他的尸体埋葬在这里。后来不知奸臣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得知宴婴被埋葬于此,于是便命人将他的尸体挫骨扬灰。为了保住他的墓,人们便建造许多假墓来迷惑奸臣。但假墓也相继被挖掉,也只有这座墓地保存到现在。   后世的人对晏子都是非常的尊敬,对他的机智勇敢和高风亮节的品质,都表示了深深好的怀念。许多诗人都为他作诗,表达了对他无限的怀念之情。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春秋战国政治家晏婴的墓地为什么会被人摧毁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人物:春秋战国人物公仲连简介

春秋战国人物 中文名:公仲连 国籍:中国(战国·赵国) 民族:中原族 职业:赵国相国 公仲连人物平生(历史) 赵烈侯喜欢音乐,对相国公仲连说:“我喜欢的人,能够使他权贵吗?”公仲连说:“使他富能够,使他贵则不可。”赵烈侯说:“对。那从郑国来的枪、石两位歌唱家,我赏给他们境地,每人一万亩。”公仲连说:“行。”实际上却不给他们。一个月后,赵烈侯从代地返来,讯问赏给歌唱家的境地。公仲连说:“正在寻觅,还没有恰当的境地。”不史上最强弟子兼一sf久,赵烈侯又诘问。公仲连一直不给,就推说有病不上朝。 番吾君从代地来,对公仲连说:“您确切喜欢善德,但却不知执行的手腕。如今您作赵国国相,至今四年了,可曾推荐贤士吗?”公仲连说:“没有。”番吾君说:“牛畜、荀欣、徐越都是可推荐的贤士。”公仲连因而推荐三人。到朝拜时,赵烈侯又问:“赏给歌唱家的境地怎样了。”公仲连说:“正派人挑选上好的境地。”牛畜伺候赵烈侯,以仁义疏导他,勉励他走向霸道,赵烈侯欣然同意。第二天,荀欣伺候赵烈侯,拿提拔精壮推荐贤能、录用仕宦运用强人等言语疏导他。又过二天,徐越伺候时,用节财省用、考核权衡臣下的人品功勋疏导他。他们进劝的原理无不充足允当,赵烈侯很愉快。赵烈侯派使者对公仲连说:“歌唱家的境地临时住手赋予。”授与牛畜为师、荀欣为中尉、徐越为内史的官职,赏给公仲连两套衣服。 公仲连史乘纪录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 烈侯元年,魏文侯伐中山,使太子击守之。六年,魏、韩、赵皆相立为诸侯,追尊献子为献侯。烈侯好音,谓相国公仲连曰:“寡人有爱,能够贵之乎?”公仲曰:“富之可,贵之则否。”烈侯曰:“然。夫郑歌者枪、石二人,吾赐之田,人万亩。”公仲曰:“诺。”不与。居一月,烈侯从代来,问歌者田。公仲曰:“求,未有可者。”有顷,烈侯复问。公仲终不与,乃称疾不朝。番吾君自代来,谓公仲曰:“君实好善,而未知所持。今公仲相赵,於今四年,亦有进士乎?”公仲曰:“未也。”番吾君曰:“牛畜、荀欣、徐越皆可。”公仲乃进三人。及朝,烈侯复问:“歌者田何如?”公仲曰:“方使择其善者。”牛畜侍烈侯以仁义,约以霸道,烈侯逌然。言牛畜以仁义约以霸道,故止歌者田。攸攸,气行貌,宽缓也。嫡,荀欣侍,以选练举贤,任官使能。嫡,徐越侍,以节财俭用,察度好事。所与无不充,君说。烈侯使使谓相国曰:“歌者之田且止。”官牛畜为师,荀欣为中尉,徐越为内史,赐相国衣二袭。九年,烈侯卒,弟武公立。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春秋战国人物公仲连简介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