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诸葛亮

诸葛恪是一个怎样的人?诸葛恪和诸葛亮是什么关系?

诸葛恪是诸葛亮的侄子,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之子,他小的时候身材肥胖,但是才智过人,以神童著称于世。 比如说,有一次孙权召集了大臣们,并派人牵了一头驴子来,驴子的头上贴了一个长长的标签,上面写着“诸葛子瑜”四个大字。“子瑜”是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的字,见到这头驴子,诸葛恪就知道了,孙权这是在嘲笑自己父亲的脸很长,就像驴子一样呢!诸葛恪向孙权提了一个请求,他请求孙权给他一支笔,并允许他多增加两个字。孙权很大方的答应了他,最后诸葛恪在诸葛子瑜后面加上了“之驴”,在场的人都笑着夸他聪明,孙权也就顺着坡下来,把这头驴子赏赐给了诸葛恪。 还有一次,孙权问诸葛恪:“你最近都玩些什么,我怎么见你保养得更丰满了些呢?”诸葛恪也没有不好意思,淡定的回答到:“这样说吧,有钱的人往往把自己的房子装修得很漂亮,有德行的人往往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情好了,身体自然也就好了。我哪里有贪玩,我只是在努力修养我的品德。” 孙权又问:“那你和诸葛亮比谁更厉害呢?”诸葛恪说:“自然是我更厉害。”孙权说:“为什么这样说?”诸葛恪说:“诸葛亮虽然是我的叔叔,辈分长于我,而且很厉害,但是他投靠了昏庸的君主,还甘心替那昏君做事,而我却是为精明能干的君主服务,自然我比较厉害。” 太子孙登也捉弄过诸葛恪,他曾对诸葛恪说:“诸葛元逊应该吃马屎。”诸葛恪听了也没露出生气的表情,而是对太子说:“那我希望太子能吃鸡蛋。”孙权知道这件事以后就问诸葛恪,别人让你吃马屎,你让别人吃鸡蛋,为什么?诸葛恪回答:“因为在我看来,马屎和鸡蛋没什么不一样,它们都是从同样的地方出来的。”孙权听了哈哈大笑。 像这样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但是它们都无不表明了诸葛恪的机智与善辩,所以诸葛恪愈发受到孙权的重用,在东吴的政治地位也与日俱增。 孙权曾命令诸葛恪接替徐洋掌管部队的粮食供应,诸葛亮听说了以后很是担心,就写了一封信给陆逊,提出自己的担忧,诸葛恪性格疏漏,刚愎自用,若是让他掌管粮食这么重要的东西,实在是很不放心。陆逊和诸葛亮的看法差不多,于是他将这件事告诉了孙权,孙权于是不让诸葛恪管粮食,而是让他领兵打仗。 诸葛恪不知从哪里得知了陆逊参了他一本的事,他认为陆逊不喜欢他,但还是劝陆逊要以大局为重。随后不久,陆逊病重逝世。几年以后,孙权也病危了,因为太子孙亮年龄还小,孙权不放心,打算找一个可以托付大事的大臣。大家都觉得诸葛恪堪当大任,可孙权却嫌弃诸葛恪刚愎自用的性格,始终不肯松口,最后一刻他才迫于无奈答应了下来,把除了生杀大权的一切权力以及孙亮都一并托付给了诸葛恪。 可能是被压抑得久了,突然间失去了压力,诸葛恪迫不及待的想要做出点功绩来,证明自己的确是一个可以托付的人。东兴大战诸葛恪取得了胜利,让他更加骄傲自满了。因此第二年的时候,诸葛恪又将攻魏计划提上了日程。当时很多人都反对诸葛恪攻打魏国,因为吴国的国力经过东兴之战还没有恢复,而且士兵们也疲惫不堪,此时绝不是攻打魏国的好时机。谁知诸葛恪全然不顾大家的反对,坚持攻魏,最后惨败而归,开始受到国人的怨恨。 最后,孙峻与诸葛恪争权,利用诸葛恪的坏名声再加上战败的罪责,联合吴主孙亮刺杀了诸葛恪。诸葛恪会落得这个结局,多半是因为性格偏执所造成的,由此可见,性格决定成败这句话并不是没有道理啊!

诸葛亮的另一个接班人是被姜维害死的?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知道姜维这个人物。在小说中,姜维是三国后期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此人忠于汉室,统帅蜀军继承诸葛亮遗志,屡次北伐,最后因为后主刘禅昏庸,兵败诈降惨死。 《三国演义》将姜维的身份定位成“诸葛亮的接班人”,并称诸葛亮将自己的兵法尽数传授给姜维,所以姜维其实获得了诸葛亮的“技能包”,是诸葛亮的弟子。 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上,恐怕并非这么回事,相反,一桩历史悬案昭示:诸葛亮真正接班人的非正常死亡,竟然与姜维有讳莫如深的关系! 在历史上,诸葛亮亲自指定的接班人有两个:一个是蒋琬,另一个是费t。 根据史书《益部耆旧杂记》记载:诸葛亮临终前,刘禅派特使孙德问诸葛亮,百年之后谁能继承诸葛亮的职务,诸葛亮先说是“蒋琬”,孙德又问“蒋琬之后是谁?”诸葛亮说“是费t。”孙德再问,诸葛亮就不回答了。(《三国演义》也描写了这段故事,与历史记载相当) 可见,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只有蒋琬和费t,没有姜维。 虽然诸葛亮确实比较欣赏姜维的胆气才干,但是他确实没有将姜维当作接班人培养,也没有记载证明他是姜维的师傅,传授其兵法。 姜维只是诸葛亮比较器重的一员将领,仅此而已。 诸葛亮死后,蒋琬继任,蒋琬死,费t继任,这都是按照诸葛亮临终安排进行的。 蒋琬和费t虽然继承了诸葛亮内政方针,但是对于北伐,他俩都没有太大的兴趣,尤其是费t,他认为蜀汉弱小,应该先稳定内政,再图进取中原。 而姜维此人胸怀大志,一直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不甘寂寞,常常要求带兵与曹魏作战。 在以后近二十年中,蒋琬和费t一直压制着姜维,不让他大规模用兵,尤其是费t,他对姜维说:“我们比诸葛丞相差远了,丞相都无法成功,我们还是不要轻易用兵了,不如等后代有超凡才能的人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国志@姜维传》记载:“维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每欲兴军大举,费t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 意思是:姜维仗着自己熟悉凉州风俗,再加上自己能力过人,便打算引诱羌胡加入自己的军队,认为这样陇右可以一举平定。但是,他每次要率大军出征,费t都不允许,最多不过给他一万兵马让他耍。 从以上记载可见,姜维在诸葛亮死后并非如鱼得水,相反,他在蜀汉还有点憋屈,自己的志向和才能不但没有得到发挥,反而被费t压制了。 这种局面直到一件震惊蜀汉和曹魏的突发事件,得到了根本逆转。 这件事就是著名的“费t遇刺案。” 《三国志@费t传》记载:“十六年岁首大会,魏降人郭循在坐。t欢饮沈醉,为循手刃所害。” 这句话翻译过来是说:“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正月庆祝会上,魏国降将果循,在席间趁费t喝醉,将其刺杀。” 这件事曹魏方面也有记载,而且十分详细,根据《三国志@三少帝纪》记载:“故中郎西平郭,砥节厉行,秉心不回。……往岁伪大将军费t驱率群众,阴图N?,道经汉寿,请会众宾,於广坐之中手刃击t......” 这个记载是曹魏嘉平五年,也就是公元253年,这个“郭”指的就是郭循。《三少帝纪》说的很明白:郭循是西平人,曾担任曹魏中郎,后来费t在汉寿大会宾客,郭循勇敢的上前将其刺杀。 估计很多人会有疑问,魏国降将郭循刺杀蜀汉将军费t,这和姜维有个毛关系啊? 对此,看了下面的记载您就会明白了。

解密:诸葛亮为什么掌权后要和东吴重订和约?

刘备死后,刘禅继位成为蜀汉国的皇帝,同时将年号改为建兴元年(公元223)。在完成了登基、册封皇后等一系列程序性的事项以后,他又派出使者前往吴国,以巩固两国的友好关系。孙权也遣使回访,以表明两国的亲善友好。所有人都知道,刘禅这个皇帝只是一个牌位,蜀汉国实际掌握权力的是诸葛亮。刘备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还让刘禅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他,刘禅也是“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三国志》也是在《后主传》和《诸葛亮传》当中同时记载了这件事情。本来,刘备在上一年的十月已经和吴国签订了和约,至此不过是一年的时间,诸葛亮为什么要和东吴人重新签订和约呢? 这是政权更替必须要走的程序 封建社会,皇帝死了要由他的儿子来继承,不管他的这个儿子是个英才还是一个窝囊废,都必须如此,这就是所谓的“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宗法制度。但有一个问题,老子的那个位子儿子可以继承,老子的政策和所用的人儿子不一定一成不变全部“继承”过来。尽管嘴上说得是所有的都不能改变,但实际上一成不变的事情是少有的,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所以说,当一国换了国君,新的国君上任,有些事情是需要重新确认一下的,以便表明新国君的政策动向。按理说,这种国与国之间的事情应该是国君行为,但蜀国情况特殊,权力都在诸葛亮手中,所以,除了以刘禅的名义,还要有诸葛亮的态度。正因为如此,以上两传才都记载了这件事情。这也是诸葛亮这个新执政需要重新确认的事情,也是让吴国人明白,蜀国人的这一决策没有变。当然,这儿说的是确认,是因为刘备在世时就已经建立了这种关系,诸葛亮只是表明一下态度而已。 这是诸葛亮给蜀国定的国策之一 诸葛亮的隆中对中曾有设想,要想夺取中原恢复汉室,要在刘备取得西川后,兵分两路,一路出秦川,一路出宛洛。关羽丢了荆州以后,宛洛这一路显然是走不通了,诸葛亮就是对这一战略思路的调整。本来,刘备是想继续走这一路的,所以他才会不顾大多数人的反对,执意要东征伐吴。诸葛亮虽然没有公开表示反对,但他是反对派却是毫无疑问。伐吴失败后,诸葛亮有句话说:“法孝直如果在世,一定能劝阻主上,使他放弃东征的决定。”刘备一死,诸葛亮彻底放弃了宛洛一路,专心致志地北出秦川。但是,率军北伐首先要解除后顾之忧,这个“忧”就是平定南方和和好东吴。纵观诸葛亮执政时期,东部始终都没有战事发生。当诸葛亮放弃了东线以后,荆州地区虽然还是有战事发生,有时候打得还很热闹,但那只是在魏、吴两国之间进行,并不干蜀国什么事。即便是在诸葛亮死后,他的继任者也没有和东吴发生大的战事,这就说明,这项政策已经成为蜀汉国的上下共识。 应对内部矛盾的需要 刘备的这个蜀汉国的地盘,是从同宗兄弟刘璋手中夺来的,而帮助他夺取西川的骨干成员大多是荆州人士,这样一来,刘备的蜀汉国在表面看似一致的情况下,内部却是分成了好多利益集团。现在一般把他们分为荆州集团、东州集团和益州集团。刘备在世的时候,他可以靠着自己的威望摆平各方面的关系。刘备是皇室之后,这在那个时代是非常厉害的一块金字招牌,很多人吃这一套。另外,刘备当过徐州刺史、豫州刺史和荆州刺史,不管是他人给的还是自封的,都说明了这个人的经历不凡。原来的主子刘璋都投降了,其他人还能怎么样?但刘备一死情况就不同了,刘禅少嫩不更事,诸葛亮出道晚,当地人不一定服气他。所以在刘备死后不久,益州的大姓雍]就造反了,(zangke)太守朱褒也造反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蜀国主动和吴国再续签约,因为蜀国需要有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害怕趁机来伐 蜀国“新遭大丧”,可不是一般的死了一个皇帝,而是一个在大败之后的开国皇帝死了,这在蜀国来说是大难,而在魏、吴两国来说也可能是可资利用的时机。还在夷陵之战时,刘备就派出了黄权的部队住在江北,以防止魏国趁机来袭,后来这支部队也是投降了魏国,而不是吴国。这说明,吴、蜀两国交战,魏国并没有闲着。刘备逃往白帝城时,东吴有将领建议乘胜追击,可以一举擒获刘备。陆逊以为,不宜继续作战,以防曹丕以帮助讨伐刘备为名,实则对东吴另有所图。也就是说,只要魏、吴两家相互结合,任何一家都可能进攻蜀国。同样的道理,只要两家相互猜忌,蜀国东部就会相对安全。这也是诸葛亮非联合东吴的原因所在。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他似乎和东吴有一种战略上的默契,就是两家必须联合,一旦争斗,得利的可能就是魏国。而东吴孙权那边,也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对他们生命攸关的荆州地区,而不愿意走这条艰难的蜀道,从而形成了两家长期的和好状态。这是当时的政治家必须看明白的问题,诸葛亮和孙权都是当时杰出的政治家,为了自身需要,这和约必须得签订。

诸葛亮皇帝梦难圆!五丈原前诸葛亮到底在等什么?

五丈原前,诸葛亮等什么 《三国演义》中,有一次十分精彩的相互辩难,这是夷陵之战后,吴蜀重新修好时,孙权送走蜀国使臣李恢后,又派张温去成都回访。诸葛亮鄙视张温以口舌之辩而恃才傲物,特别召来益州饱学之士秦宓。交谈中,秦宓以所学知识为政治服务,有问必答,最终的落脚点是,西蜀政权是正统。张温数度辩难都处于下风,竟然拿出了杀手锏:日生于东乎?想以此自然现象来证明,东吴才是中国的正统政权。秦宓针锋相对地回答说:虽生于东而没于西。此话的政治意义十分明白:虽然东吴有皇帝,但必然要为西蜀消灭。这故事是真实的,《三国志》中亦有记载,诸葛亮特地召来秦宓,就是要在打嘴仗中胜过对方。 可惜的是,自然现象同政治斗争并没有表里联系,徒作口舌之争尔!却不能改变西蜀日渐没落直至灭亡的命运。诸葛亮主政期间,虽然明察到西蜀危急存亡的紧迫形势,然而却举止失措,不但未能挽救局势于即倒,反而加速了它的灭亡。星殒五丈原时候,他是带着无可奈何的心情溘然而去的。 诸葛亮一生自视甚高,青年时就自况以管仲、乐毅,是出将入相的全才;刘备死后,治理蜀国的政绩也日见彰著,南征孟获的胜利,似乎又检验了他的军事才干,鼓舞了他率领部队进攻曹魏的信心。在做了两年半的准备之后,遂置西蜀同僚的反对于不顾,于建兴六年(公元 228年)春,率领十万军队开始了第一次北伐. 北伐前夕,汉中军事大本营东边的西城(今陕西安康市)、上庸(今湖北竹山县)、房陵(今湖北房县)三郡已合并成新都郡,魏国郡守由西蜀的降将孟达担任。诸葛亮多次写信去加以引诱。孟达因赖以立身的靠山魏文帝曹丕及尚书令桓阶、征南大将军夏侯尚相继亡故而惶惑不安,诚恐有不妄之灾,在诸葛亮的策反下,遂决定叛魏归蜀。这样一来,不仅汉中大本营东边多了层屏障,而且随时可从东边北攻魏国的南阳,以策应诸葛亮北伐。可惜诸葛亮心胸狭窄,讨厌孟达反复无常,又担心将来成为西蜀的祸患,竟在策反成功后,又派遣郭模伪降魏国的魏兴太守申仪,利用申仪与孟达的不和,有意泄露孟达投降西蜀的消息。司马懿获得密报后,率军急行到西城,歼灭了这场未遂的叛乱。诸葛亮自断右臂的结果,使第一次北伐失去了牵制魏国的策应。 诸葛亮在孟达这支力量的处理上,直弄得读史之人瞠目结舌,一个政治家临大事时,竟然受情绪支配而不顾大局的需要,用出卖手段自剪羽翼,却不能兼容并包,甚至连借力打力都予以排斥。冷静地想想,即令孟达极不可靠,待投降西蜀后,也有许多方式冷处理,何以临阵出此下策!既然出卖了,那就坐山观虎斗好了,何以在司马懿攻打孟达时又发兵救援?在一件事情的处理上,从策反到出卖再到救援,短短时间内态度居然反复了三次,真的不可思议了。曹操也曾遇到比孟达更为可恶的人物,这就是张绣。在官渡之战进行之中,降而复叛的张绣再次请求投降,曹操不顾南阳大败的惨痛,大度地捐弃前嫌,以极为热烈的态度迎接张绣的到来。官渡之战中,张绣是立功最多的一个,之后,又在攻打袁谭的南皮之战中立有大功,遂被曹操封为破羌将军;对他的赏赐,也是诸多将领中最多的一个.虽然东边的西城已失,西线的这次北伐在思想上、战略上、军事训练上,以及粮食及其他军用物资上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几年来的频繁外交,与东吴破裂的联盟已经修复,益州东边已无后顾之忧。出师时,诸葛亮亲率十万主力从勉县出发西经阳平关、武都而转向西北方向的祁山(天水西南),令赵云、邓芝率偏师沿褒斜栈道翻过秦岭佯攻关中眉县,这是名副其实的声东击西。 刘备死后,魏国原以为西蜀已经没有了当得起责任的领袖人物,不在意其存在,因之整个西线的防御十分薄弱,关中防务交给了少不更事的夏侯。甘肃陇上一系列军事要冲,也仅只有郡守掌握的地方守军,并没有任何机动兵力。当得知西蜀赵云、邓芝部攻略眉县以南时,魏国竟将这支疑军当成了西蜀主力,大将军曹真于是举众拒之。偏师牵制发挥了巨大作用,诸葛亮所率主力在陇上频频得手,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以上引文均见《三国志·诸葛亮传》)。在凉州遭到攻略时,魏明帝曹睿(音)御驾亲征坐镇长安,加封左将军张合(音)督诸军军衔西上增援。 这次北伐实质是一次偷袭,一旦魏国机动部队调上来之后,以西蜀区区的十万之众,要展开进攻就没有了可能,劳师远征的一系列弊病已暴露无遗,陇上复杂的地形,更会为魏军利用。《孙子兵法》曰:弱敌之坚,强敌之禽也。这时的西蜀部队,如不能主动撤退,将会面临覆灭的危险。 可是还没有等到诸葛亮认识到形势十分不利,非撤军别无选择的时候,两个意料不到的失败已提前到来。其一是,赵云、邓芝部在遭到军事失败的同时,又因为疏于防范,军队遭遇了山洪冲击,只好绕栈道撤回汉中。其二是,马谡东下打援时,竟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所破(同上)。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只好撤回汉中,第一次北伐遂告失败。这一次北伐,西蜀除死伤大批将士、丢失大批辎重外,蜀将姚静、郑他等率其属七千人来降(见《晋书·宣帝纪》)。七千精壮军人是怎样的数字?是西蜀总人口的一百三十四分之一,平均全国二十六个青壮年男子就一个人投降!这些损失,不仅《三国演义》,就连《三国志》都隐瞒了,却将收姜维一事作以渲染。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冬,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失败,撤兵回到汉中稍事休整后,立即开始了第二次北伐。考虑到魏军在陇西加强了守备,子午道、傥骆道与凉州相去甚远,北出秦岭后又易遭魏军三面合围,褒斜道被赵云烧毁,一时还无法修复,惟一可供选择的就是陈仓道了。陈仓道南起汉中西端的阳平关,北至关中西端的陈仓即今天的宝鸡,中间须经略阳、青泥岭、凤县、大散关,大致走向与现在的宝成铁路阳平关北段相重叠。诸葛亮选择这条路线时,除了以上的原因外,还基于以下的考虑:其一,陈仓扼控陇上与关中的咽喉,依山(秦岭)临水(渭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如能夺取陈仓,复出陇右时,就无魏国大军援救之忧,而陇上的地方守军无法与蜀军主力相对抗。其二,当时的陈仓城很小,郝昭部仅有千余兵力在此驻守,不难攻破。 蜀军公元228年冬出师,至陈仓时已是翌年春天;蜀道之艰难当不难想像。诸葛亮不曾料到,早在去春时,曹真就认为:亮惩于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双守陈仓,治其城。(见《三国志·曹真传》)尚未出兵的前一年,就被对方准确计算并加固了城防,应该说,胜负之数在不曾交战前就已确定。果然,诸葛亮十万大军围城攻打陈仓二十余日不能攻破,只好因粮尽而撤退。只是在撤退中设伏斩了魏将王双,使得这次失败略有些许的光彩。 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诸葛亮开始了第三次北伐。与其说这是一次主动的进攻,莫如说是被迫出兵以解除益州北边的威胁。第一次北伐失败之后,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得而复失,魏国已在陇上加强了军力,武都、阴平距西蜀江油关(今平武南坝)不远,江油关一旦有失,涪城(今绵阳)这一成都的最后屏障就会直接受到魏国大军的威胁,成都与汉中之间的金牛道也会被拦腰截断(邓艾奇袭成都时,就取阴平小道这一捷径)。大概是出于这种担心,这次出兵时,诸葛亮令将军陈式进攻祁山之南的阴平(今甘肃文县西)、武都(今甘肃成县西北),魏凉州刺史郭淮率兵迎击,诸葛亮率大军乘虚进攻北边的建威(今甘肃西和),郭淮自料兵少难敌,撤军退守祁山一线加强布防。诸葛亮夺得武都、建威两郡后,遂撤兵返回汉中勉县。这次虽然未吃败仗,但是别说夺取凉州,就连战略目标亦未曾窥视,所以自古以来,人们仍然视之为失败。 诸葛亮三次北伐后,魏大将军曹真上表魏明帝说:鉴于西蜀连续出兵侵犯边境,应该乘机主动讨伐,几路大军齐头并进,可大获全胜。(见《三国志·曹真传》)曹睿(音)采纳了曹真意见,于太和四年(公元230年)八月,由曹真率兵从长安出发,分兵走子午道和褒斜道南下;由司马懿率兵从西城出发,溯汉江西上,并于南郑(今汉中市)会师;其他几路大军或走褒斜道,或从武威同时进攻。其战略意图十分明显,要夺取汉中盆地,端掉诸葛亮的大本营,并进而夺取益州。这次志在必得的汉中争夺战,却因三十多日的大霖雨冲毁了栈道,魏军只好撤退了。这就是华歆在《止战疏》中总结批评的那一次主动进攻。 建兴九年(公元232年)春,诸葛亮从勉县出发进行第四次北伐,目标依然是凉州,并包围魏军贾嗣、魏平于祁山。由于劳动力极度缺乏,诸葛亮使用了木牛运输粮食与其他的军需物质,而且动员军人抢夺天水一带百姓的小麦以供军用。魏国派遣司马懿统率车骑将军张合(音)、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凌、凉州刺史郭淮等反包围过去。司马懿出师前已掌握了诸葛亮的性格弱点,料定其必然采取的军事方针,指出 亮虑多决少,必安营自固,然后芟麦(割百姓小麦,见《晋书·宣帝纪》),并没有突袭天水和埋伏打援的奇谋,所以指挥大军昼夜兼行压迫过去。诸葛亮不敢利用敌军倍道兼行的疲劳,立足渭水之北发动进攻,而是望见魏军主力压过来之后,立即向南撤兵了。至于诸葛亮大破魏将费曜、郭淮之说,仅《魏晋春秋》有记载,《三国志》、《晋书》都不曾采录。两军在天水以东敛兵依险,未曾有大的战斗,但蜀军的粮食已成了严重问题,当时又值夏秋之交的霖雨天气,在汉中负责运送的李平束手无策中,别出心裁地派参军狐忠、督军成藩赶到前线,假传后主刘禅的口谕令其回军。撤退中被魏军穷追不舍,战死和被俘的蜀军将士数以万计,撤退到甘肃木门道时,设伏射杀了魏车骑将军张合(音)后,才摆脱了司马懿的纠缠。 建兴十二年(公元235年),诸葛亮在准备了三年之后,开始进行第五次北伐,率十万余大军出褒城北上,沿褒斜栈道翻过秦岭,出斜谷(今西汤峪)。遗憾的是,他的战略意图令人难以读明白。按理说,出眉县以后,应立即渡过渭水向东北进军,抢占武功这一战略要地,利用眉县、武功做后方扼控关中西部,利用广袤的渭北高原作战略展开。利用当地的人力物作战略补充,军事上可立即主客易位。魏军则必须为四面堵截而疲于奔命,兵力亦难于集中。可是诸葛亮并没有这一计划,而是屯兵渭河南岸五丈原。考虑到前几次北伐中粮食难以为济的窘迫,一方面在眉县秦岭北麓分兵屯田,一方面以流马从汉中向前线运粮,十万大军龟缩于西汤峪山口的狭小区域,准备同魏军持久作战。 诸葛亮这次的行动计划,又为魏军统帅司马懿料定,正如他给胞弟司马孚信中所说的: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划中,破之必矣。(见《晋书·宣帝纪》)翻译成现代文则是:诸葛亮志向很高远,但是认不清形势,抓不住机会;谋略很多,但是总处在犹豫之中,不能当机立断;虽然穷兵黩武,但是却不懂兵行诡道,没有奇谋…… 既已掌握了诸葛亮心理和性格弱点,司马懿自然要针锋相对地打乱敌方的部署,他没有给蜀军正面留下活动空间,而是渡过渭水,在南边背水结营,深沟高垒,以逸待劳。诸葛亮虽做了持久作战的准备,但劳师远征,利在速决,当然不能空耗到师老气堕时被敌人乘虚攻击。见司马懿步步紧逼而又不出战,情迫之中,诸葛亮派使者送去了妇女穿戴的衣物加以羞辱,意欲激怒司马懿出兵交战。对深谋远虑的司马懿来说,这不过是小儿科,绝不会不忍小愤而乱其大谋,而是接过来放到一边,心平气和地问蜀使:诸葛公起居如何,食可几米?蜀使答道:三四升。接着又问及诸葛亮公务,蜀使回答说:二十罚以上皆自省览。 司马懿则说:饭少事繁,诸葛孔明其能久乎!显然,在这场心理战中,诸葛亮又落于下风。诸葛亮在欲战不得、掠地不能中支持了一百多天,终病死于五丈原军中,按其生前安排,长史杨仪率大军回撤汉中。途中虽不曾遭魏军追击,但杨仪与魏延却在汉中北边虎头桥一带发生了血肉纷飞的内讧。 仔细考查诸葛亮五次北伐的全过程,可以发现不少端倪,大致归纳有以下几点。其一,战略目标是凉州。夺取凉州是西蜀夺取益州后已经确定的目标,章武元年刘备成都称帝时,就考虑到马超在陇右的社会基础,加封他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当时的凉州尚为魏国所控制,马超的州牧一职仅是虚衔,要使空衔成为实职,还得马超出力略取,这是刘备刺激马超的策略。当孙权索要荆州时,刘备回答说:需得凉州,当还荆州。后半句虽是推托之辞,但前半句则是真的。 诸葛亮主蜀之后,原定的战略目标并没有改变,加封魏延为凉州刺史的目的,略同于马超。第一次和第四次出兵,都是奔天水这一凉州的战略要地而去的。如能在天水一带站稳脚跟,魏国再出兵反抢就十分困难,西蜀军队已占领战略要地,利用陇上复杂的地形反客为主以逸待劳,魏军不仅有长途奔袭的疲劳、输运的艰难,而且需逆渭水仰攻,这在战略战术上都处于不利地位。正因为凉州重要的战略地位,所以魏国始终没有给诸葛亮留得立足的时间。 第二次走陈仓道围攻陈仓,不仅是因为考虑到对方防守薄弱的缘故,更重要的是,诸葛亮受第一次轻易取得南安、安定、天水三郡成果的鼓舞,所以此次的决心更大了,想一口吞下凉州南半部。一旦拿下了陈仓,就锁住了魏军从关中西上支援天水的咽喉,缺乏支持的天水一线地方守军,就不是蜀军主力的对手。抢夺陈仓不失为上策,但需有源源不断的粮食和兵力支持。而魏军绝不会轻易放弃这一军事要地,即令一时为蜀军夺取,蜀军仍然会处于客位,会受到东西两面的夹击,泱泱魏国有充足的粮食和兵源,且没有远距离输运之虞。所以攻城不下后,诸葛亮不得不放弃这一目标。第三次虽然夺取了武都、建威两郡,也是为夺取天水扫除外围障碍。 这时候,诸葛亮已陷入教条主义的泥潭之中,他始终忠于刘备夺取凉州的战略目标,却不曾分析形势迥异的变化。刘备夺取益州后,经济上,有荆州六郡和整个益州丰富的物产做支撑;军事上,不仅节节取得了重大胜利,而且并吞了荆州南四郡和益州刘璋的十余万军队,实力充盈,威望徒增;投奔过来的马超在凉州经营多年,虽然最后失败了,但还有巨大的政治影响,支持马超的地方势力还很雄厚。在经历了丢失荆州特别是夷陵惨败后,西蜀已元气大伤,一时间很难振作;马超病逝后,在凉州的这面大旗已经倒了,支持马超的潜在势力已作鸟兽散。一句话,西蜀已失去了主动出击的所有条件。此时惟一的出路是,对外部依险固守,等待时机;对内部,与民休养生息,培植元气,积蓄力量。然而诸葛亮见不及此,却徒然进行没有胜利可能的北伐。至于今天一些史学家说,诸葛亮自知西蜀已到了危急存亡之秋,想以主动出击阻止魏国入侵的解释,是毫无依据的猜测,无意中已给诸葛亮做了情人。在当时,魏国视东吴为主要敌人,争夺的重点在江淮一带,并没有入侵西蜀的任何计划与迹象。诸葛亮三次北伐后,召来了曹真、司马懿的一次南伐,也因大霖雨半途而废,此后又没有什么动作了。 其二,策略是蚕食魏国以强大自己。从刘备到诸葛亮当国,都知道西蜀地域狭窄、人口稀少、物资匮乏的弊病。特别是荆州西三郡丧失后,东出三峡掠取中原已不可能;东吴是盟友,荆州西三郡不能再收复也无力收复,否则同盟会再次破裂,会为强大的魏国各个击破。诸葛企图通过夺取魏国边远的地盘以壮大自己。要以小击大、以弱击强,当然不能进行战略决战,更不能鲸吞而只能蚕食。所以不可能从汉中出师向东夺取西城(今安康),以打开夺取南阳进袭中原的通道,只能在魏国西部边陲的凉州下手,这里的防守比较薄弱容易夺取。夺取之后,陇上复杂的地形有利于蜀军的固守。 其三,战略目标不同于最终目标。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谈到了北伐的目标,即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粗看,诸葛亮的五次北伐行动同《出师表》的既定目标大相径庭,其实不然。在这里,他第一句所说的中原,不是实指,而是魏国的代名词。第二句只是表态,没有实质的内容。后边三句,对诸葛亮自己来说,是最终目标,并不是具体的行动方案;对西蜀上下,更像是宣传口号,借以鼓励民心士气,以不怕牺牲的精神全力支持他北伐。 其四,出师五丈原目的。关中平原是一个梭形平原,以长安作为中心,东西长约八百里,南北最宽处仅八十里,东西两端很狭窄。五丈原所在的眉县,处长安与陈仓的中间偏西些,南依秦岭,北临渭水。渭水虽称黄河的最大支流,但在这里尚未成为兵家可以利用的障碍,春冬两季呈半干涸状态,即令是夏秋雨涝时,随处都可以架设浮桥或摆船横渡。眉县东西两面都是开阔的平原,无险可守。诸葛亮走褒斜道出师眉县,就把蜀军摆布在十分尴尬的地位,不论向东、西、北任一方出击,都会遭到魏国主力的三面夹击。而一旦斜谷丢失,退回汉中的后路就被截断,蜀军以小击大、以弱击强的军事劣势在这里更暴露无遗! 如果说这次出兵的时候,诸葛亮走褒斜栈道的战略意图还含混不清的话,那么,在与司马懿对峙的百余日之中,诸葛亮个人的心思就逐渐明晰起来。在求战不得、掠地不能的状况下,再坚持下去,作客的蜀军会被拖垮,这是稍具军事常识的人都能看清的,但是诸葛亮就是不撤!那么他在等什么?战争中,对损折大将都十分忌讳,主帅死亡则更甚,常会因此导致全军覆没。诸葛亮是积劳成病,病势渐次加重为不治,而他又粗通中医,虽说医不自治,但把一下脉搏就可知病情程度,并可以预知来日的多寡。在病势日渐沉重后依然不下令撤军,他又是在等什么?诸葛亮深知副帅魏延与自己的战略目标迥然不同,乘自己一命尚悬时回军,魏延还能够听命服从;自己一作古,他人都无法制约,而由魏延来统率蜀军,会造成难以估计的失败。但即令如此,诸葛亮还是不撤,他又是在等什么? 答案已经出来了:他在等死! 中国人有事不过三的古训,然而诸葛亮不肯认输,在三次北伐失败后,又固执地追加了一次,遗憾地又失败了。四次北伐的失利,已把诸葛亮推到了十分难堪的境地。而且,蜀国的力量已消耗殆尽,自己生命也悬于一线,第五次北伐已失去了战略目标,再要进行第六、第七次北伐,在公在私都没有了任何可能。失败的责任得由自己来承担,祁山败将、常败将军等恶谥将与自己的姓名伴随始终并著之青史,满面蒙羞的西蜀丞相已无颜见益州父老!惟一的出路,是以鞠躬尽瘁四字来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在中国人眼中,道德的典范永远高于才具的不足,以身殉国是最为理想的结局。诸葛亮死后蜀军撤退时,五丈原还储存了大批粮食,这说明诸葛亮为等死准备得十分充足;如不死,他还会无休止地坚持下去。这就是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的价值取舍。当他为出山而制定《隆中对》时候,无视全国民众渴望和平的愿望,无视全国即将统一的趋势,以十分自我的价值取舍,勾划了分裂华夏的兰图,促成了孙、刘两个军事集团的勾结,并通过赤壁大战,使整个民族陷入了七十二年内战的灾难之中。而在生命终结时,竟不顾十万大军的前途命运,他们父母妻小的感受,再次犯下了十分自我的错误。从自我开始又以自我结束的历史,有哪点值得后如此这般地歌颂!

曹真:曾打败赵子龙 却被诸葛亮一封信直接要命

《三国志》中曾有记载,诸葛亮虽然是受刘备重邀加入的蜀国,但其实开始的时候水平非常一般,甚至到后来也就是个中规中矩的军师,相比于关张两位将军,他的打仗风格更偏向于稳定,即擅长稳中求胜,并非小说中杜撰的那么神乎其神。在小说中,孔明无疑是一位运筹帷幄的天命军师,是近乎传说般的存在,他非常善辩,两片薄唇开合之间能够涌出无数让人信服的道理,因此非常擅长骂战,“舌战群儒”就是其成名之战。 既然是“骂战”界的高手,自然不会像普通人那样骂街,这里的骂战细致的分成了文骂和武骂,在这里特指的其实都是嘴皮子上的功夫,但两者都极具威力,孔明曾用此两招成功毙敌。 何为武骂?即两军交手之际,阵前指挥官互相叫阵,而一方能够以咄咄逼人之严词,就可以直接将对方说死,即为武骂,例如那曾死在孔明嘴下的王朗;文骂则是写书信,待对方观阅后亦可毙命,例如孔明给曹真写信,后者读完后立即毙命。 大概不少人开始疑惑了,莫非这孔明有什么邪术,能够隔空毙敌?当然不是,他之所以成功,其实凭借的是仔细观察,毕竟骂战不是对谁都实用,唯有那些心态较差,心胸狭隘之人才会中招。 孔明骂死王朗之战,历史有名,大家应该也都不陌生,我就不在这里卖弄,倒是他写信骂死曹真之事,估计没有熟读三国的,还真不知道。 话说这孔明修书一封,邮递给了曹真,其中先是一番赞扬,接着一顿贬低,最后直接称其无颜再见关中父老,连家也没脸回了,可谓用词之狠毒,曹真看完书信后,居然就活活气死了,实在是窝囊。 不过之前说了,孔明如此之神武乃是小说中杜撰出来的,罗老大概是不想再在曹真这个人物上耗费太多笔墨,就草草在书中了结了他,而现实中曹真可没有这么玻璃心,事实上他不但没有气死,还与孔明是死对头,甚至还曾打败过号称常胜将军的赵子龙,其人之厉害,可见一斑。 这曹真乃是曹操收养的儿子,他父亲死的早,丞相见其可怜便让他认自己做了干爹,此后便将其当成亲生儿子一般栽培。他也没有丢丞相的脸,不仅聪明过人,而且有一副练武的好根骨,年纪轻轻却有一身不俗的武艺,少年时外出打猎,在深山中遇到了一只恶虎,他不仅没有害怕,反而非常镇静的转身一箭将猛虎射死。因为此事,丞相对他非常看好,立即将手下的虎豹骑交由他来统领,要知道这一系军队乃是丞相的主力,此番举动足以见得丞相对他的看重。 拥有兵权之后,他开始随父亲征战天下,随后不久便征服了灵丘,丞相封其为灵寿亭侯。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他屡立战功,先后被提升为偏将军、中坚将军,等到后来夏侯渊战死之后,继任其位置的也是他,进入蜀汉之后是他监督徐晃击败了高翔,当丞相去往汉中宣布撤军的时候,负责在武都接应的人还是他。 后来丞相逝世,他的儿子曹丕继任,一样对他非常重视,先是任命他为镇西将军,封为了东乡侯。有一次张进突然起兵,他派手下将军前去平定,将反叛之人一一斩杀,等到他回到洛阳之后,接着又被提拔为上军大将军。在征讨东吴的时候,魏国派出了他和夏侯尚两位大将,负责攻夺牛渚屯,得胜后被封为中军大将军,地位越来越高。曹丕非常的信任他,在其患病卧床之际,专门让他做以后辅佐太子的顾命大臣,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他已经有了左右整个国家的权利。 话说孔明在出兵至祁山时,立即有三郡人马接应他,表示愿意加入他们一起对付曹魏大军,也好共商大计。就这个时候,曹真受命来到了d城负责此事,并在斜谷大败赵云等人。当时作为反叛郡城之一的月支城,统御者乃是城中的一位百姓,他逼迫当地官员向蜀汉投降,但当听说曹真亲临,并已经将他们团团围住之后,立即跪地认罪,自己将自己绑起来走到了曹真的面前。随后不久,昔日发生叛乱的三座郡城便彻底安定了下来,这尽皆都是曹真的功劳,而且他还预料孔明的下一次突袭一定会在陈仓动手,然后立即名人加固城池,垒高城墙,最后也果然如他所料。 回朝后他因功而增加户邑,前后一共加起来一共近三千户,而由此可见,他的确是一位难得的良将,而并非小说中被封书信气死的心胸狭隘之人。

诸葛亮的后代都有谁? 诸葛亮后代结局如何?

诸葛亮的后代(儿孙辈) 诸葛瞻(227--263年)字思远,诸葛亮的儿子.十七岁时,被后主刘掸招为驸马.历任骑都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等职.公元261年后,与董殿共同执掌蜀汉军政。 公元263年,魏将邓艾入蜀,诸葛瞻率军至涪迎战。邓艾在阵前写信诱他投降,诸葛瞻怒斩来使。在绵竹与魏军决战时,由于寡不敌众,壮烈战死。 诸葛尚(247―263年),诸葛瞻之长子。公元263年,与父诸葛瞻同战死于四川绵竹。 诸葛京字行宗,诸葛瞻的次子。蜀国亡后,迁移到河东。在晋为官,初为眉县令,后为江州刺史。 诸葛质,诸葛瞻之子.蜀亡后,刘禅之子、洮阳王刘恂不愿降 魏,派诸葛质为使,与夷帅孟虬通好,刘恂得在南中水昌定居。 诸葛怀,诸葛亮幼子。晋太傅王览建议朝廷,召录汉代名臣之后裔到京城任职,惟诸葛怀未至。经查访得知,原打算给诸葛怀封爵,他推辞说生活可以自给,无才干补闰,愿终老于家。晋帝同意了他的请求。 诸葛果,诸葛亮的女儿。成都西南有朝真观,即乘烟观,古老相传,诸葛果在这里修行和成仙升天。 诸葛亮后裔今安在 现在诸葛亮的后裔主要聚居在浙江省建德、兰溪、龙游三市县相邻的50公里范围内的11个村镇中,那里有诸葛亮的后裔八千余人,多是诸葛亮的第49代和第50代孙。 诸葛亮后裔聚居浙江是从其第14代孙诸葛利任五代时寿昌县县令开始的。五代时的寿昌即今浙江建德。诸葛利生子诸葛青,诸葛青的长子诸葛承阴的后代于南宋时迁到泉麓村。泉麓村现属浙江省兰溪市,现该村有109户569人,其中450人是诸葛氏后裔。诸葛青之次子诸葛承枯的后代从寿昌迁到鼓坂脚,鼓坂脚即今浙江省建德县长林乡,现那里有诸葛后裔292人。诸葛青之四子诸葛承突的后代从寿昌迁到浙江省龙游县华龙村定居,目前这里有诸葛后裔49户230人。诸葛青的三子诸葛承载的后代于南宋时迁居到浙江高隆定居,高隆之名,取诸葛亮高卧隆中之意。高隆即今兰溪市诸葛镇。诸葛后代散居在高隆周围的7个村落生息繁衍,到了明朝人们便开始称高隆为诸葛镇了,这个称呼一直叫到现在。现在的诸葛镇有诸葛后裔2500人,是诸葛后裔最集中的地方,现已成为诸葛后裔的活动中心。 诸葛镇保存有始建于明代的诸葛大公堂和丞相词堂。在大公堂内的宝楼上珍藏着《诸葛氏宗谱》,这本宗谱共修过15次,第一次在南宋初年,最后一次在1947午,当时的国民党元老陈果夫为这部宗谱的最后修订写了序。 最近,人们又发现诸葛古镇一个村落的建筑布局正是按照诸葛亮的八阵图设计的。该村以一口池塘为核心,四周环绕着大公堂、怀德堂、庆余堂及民宅等数十座建筑,八条小巷从池塘向外辐射分布。其分布呈九宫八卦形,与八卦图暗合。 据考证,这座八卦古镇是诸葛亮的第27代孙诸葛大狮精心设计的。这种八卦式的布局具有独特的"防卫功能"和"改善环境的功能"。民国初年,北伐军肖劲光部与军阀孙传芳部在兰溪诸葛镇附近激战三天三夜,双方郡因诸葛镇地形特殊而不敢贸然人内。该镇因此而安然无志。抗战时期,日军占领兰溪后,其部队也多次从诸葛镇的高隆岗下经过,却始终没有发现这个美丽富庶的村落。外来盗贼更不敢轻易进入这个村落。进去容易出来难,自古以来该村极少发生失盗现象。该村改善环境的功能也很突出,其布局,夏季能引入东南风,冬季能挡住西北风,日照充分,炊烟瘴气能迅速扩散。 诸葛镇的诸葛后裔重视继承先祖家风,历代人才辈出,仅明清两代就有进5人、举人11人、贡生35人、秀才百余人。到近代,专家学者也涌现不少。最近,诸葛镇在充分征求专家、学者意见之后,决定利用自身的人文优势,将本镇改建成"武侯城",使诸葛亮这位历史伟人的业迹和风范发场光大、代代相传。

关羽丢失荆州还蜀汉还有百万大军 诸葛亮为何没有重新夺回荆州

还不知道:关羽失荆州后,蜀国还有近百万大军,诸葛亮为何不重新夺回荆州?的读者,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事实上,诸葛亮之所以不重新夺回荆州,不是因为他不想,而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 荆州易主 早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中,他就已经阐述了荆州的重要性!刘备要想北伐成功,入主中原,必须得从益州和荆州两路出发,可见荆州的重要性。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刘备才会将荆州交给关羽,让关羽负责在荆州练兵,等待机会共同北伐。遗憾的是,荆州乃是一个四战之地,不仅刘备想要得到荆州,孙权对荆州也是虎视眈眈! 一开始的时候,孙权之所以会把荆州(南郡)借给刘备,主要是因为刘备实力弱,威胁不到东吴的安全。且当时的江东内忧外患,无法独自抵抗曹操,所以孙权需要刘备这个帮手。但随着刘备的逐渐做大,荆州的关羽,对东吴的威胁越来越大! 东吴陆军,历来就战力不强,他们之所以能够在曹军的进攻下安然无恙,靠的就是水战!也就是说,东吴之所以能够抗衡曹魏,完全是因为他们掌控了长江防线,曹魏的水师根本不是江东水师的对手!然而关羽的出现,却打破了东吴赖以生存的防线! 关羽在荆州练兵,不仅练出了强悍的陆军,将曹军打得节节败退,而且还练出了一支强大的水师,水淹七军中,这支水师发挥出了强大的战力。关羽本就处于长江上游,对东吴有一定的威胁,现在关羽还练出了一支强大的水师,这对东吴的威胁就更大了!很多人认为,刘备的目标是击败曹操,匡扶汉室,他不会对东吴动手。可谁敢把自己的安全寄托在别人身上啊?万一刘备想要灭了东吴,占据长江南岸,再和曹操角逐,东吴怎么办? 在这种威胁下,孙权最终走出了令人愤恨的一步,偷袭荆州,诛杀关羽!关羽的死对蜀汉的打击非常大,因为这不仅意味着蜀汉失去了一员顶级名将,而且意味着蜀汉失去了一大块国土,失去了一大半的资源!对于这种损失,刘备是无法容忍的,于是他起兵伐吴,结果在夷陵之战中被打得大败,最终落得个白帝托孤的下场,令人遗憾!刘备死后,诸葛亮上位,他一改刘备之前的策略,不仅不派兵进攻东吴,抢夺荆州,替刘备关羽复仇,反而派出使者去联合孙权,重新和东吴结盟,令大家疑惑!诸葛亮为何要这么干呢?难道他不想夺回荆州吗? 事实上,诸葛亮对荆州的渴望超过了任何人,因为荆州就是他夺取天下的关键,当年的隆中对早已阐述了荆州的重要性!但梦想是一回事,实际操作又是另一回事了,由于以下三个因素的限制,诸葛亮根本没办法重新夺回荆州! 一、荆州不好打 打荆州这话谁都会说,但如何打才能确保打下荆州,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在诸葛亮之前,刘备曾想过打荆州,可最终结果呢?刘备被打得大败,蜀汉损失了大量的精锐人马,要不是众人拼死抵抗,蜀汉很可能就被一锅端了,要不是刘备这个天子守国门,陆逊的吴军早就杀入了蜀汉腹地! 很多人疑惑,刘备战败以后,为何不回成都,为何要一直待在白帝城?其实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此时的刘备不能退,他一退,蜀汉人心就崩了,到时候兵败如山倒,吴军将不费吹灰之力就杀入蜀汉腹地! 刘备这一败,直接使得蜀汉精锐尽丧,导致诸葛亮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对外扩张,不得不偃旗息鼓,养精蓄锐。很多人说,刘备死后,蜀汉仍有百万大军,这里面其实有很大的误会!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讨伐南蛮时,带去了五十万大军,这已经是蜀汉国内的所有精锐了,可见当时诸葛亮手中根本没有百万雄师。另外,在正史中,蜀汉灭亡时的总人口才近百万,军队数不过十万,以这点人马,诸葛亮怎么可能去进攻东吴? 除了军队人数的不足,诸葛亮手中军队的质量也大不如前!刘备伐吴时期的军队,乃是他手中的百战老兵,这些士兵跟随刘备征战天下,攻益州、战汉中,这些兵马的素质早就被锻炼得非常高了,然而在夷陵之战中,这些百战老兵死伤殆尽,以至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蜀军的战斗力仍然没有得到恢复。当时诸葛亮出其不意的攻入了陇右,按照常理来说,蜀军应该很快的攻占整个陇右,可蜀军在其中奋战十多二十天,愣是没啥战绩,可见当时蜀军的素质,是多么的差! 诸葛亮手中军队的数量和质量都大不如前,但吴军那边,可都是些精兵良将啊!虽然吴军的陆战能力比较差,但经过荆州之战、夷陵之战以及之后抵抗曹魏的作战,战力差的吴军已经被自然淘汰了,留下来的吴军大多是老兵,战斗力不凡,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指挥着一群新兵,怎么去和陆逊指挥的一群老兵相斗?诸葛亮怎么可能拿下荆州? 二、拿下荆州也守不住荆州 事实上,即便诸葛亮能力逆天,指挥着一群新兵击败了陆逊,重新占领了荆州,他也不可能守住荆州!原因非常简单,荆州距离东吴非常近,而距离益州非常远。 荆州距离益州很远,这就意味着益州对荆州的影响力会大打折扣,一旦荆州出现变故,益州根本不可能及时支援。典型的例子就是关羽的战败。很多人都非常奇怪,刘备和关羽感情如此深厚,为啥关羽遇险时,刘备不出兵救援?其实原因就在于距离,当时荆州和益州相距甚远,一来一回地传递消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而吕蒙的进攻速度又非常快,这就导致关羽那边的消息没办法及时传出,等到刘备得知关羽出问题的消息后,实际关羽已经被斩杀了! 若诸葛亮成功地占领荆州,那么他也必须效仿刘备当年的操作,留下一个猛人镇守荆州,可蜀汉中又有谁能够守住荆州呢?诸葛亮自己守?不现实!一旦诸葛亮长期呆在荆州,益州的本土势力肯定会趁机夺权,而由于距离限制,诸葛亮也没办法及时得知益州的消息,这将是一大祸患,很可能导致蜀汉发生内乱。而如果诸葛亮坐镇益州,又有谁挡得住孙权君臣的觊觎呢?要知道,孙权君臣对荆州的渴望,可一点也不输于诸葛亮的,一旦诸葛亮离去,关羽的悲剧是否还会发生在荆州,尤未可知! 更为重要的是,荆州本土世家大族的摇摆不定,可是一直存在的!曹操来到荆州时,这些荆州世家大族投靠了曹操,刘备来时,他们投靠了刘备,孙权来时,他们也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关羽,投靠了孙权。试问,等诸葛亮走后,他们又会不会抛弃诸葛亮,重新投靠孙权呢? 总的来说,荆州这地方的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利于蜀汉,蜀汉就算打下了荆州,也很难守住荆州! 三、曹魏对蜀汉的威胁更大 事实上,自从刘备在夷陵之战大败以后,蜀汉已经失去了争夺天下的希望,接下来只不过是苟延残喘!若没有诸葛亮,那么刘备死后,蜀汉将会快速灭亡,而诸葛亮的出现,只不过增加了蜀汉的寿命而已! 三国的格局,从来都是曹魏最强,吴蜀双方竞争第二第三。站在发展的角度来看,其实荆州之战、夷陵之战本就不应该发生的,因为无论谁胜谁负,吴蜀双方的实力总和都是受到削弱的,这对于曹魏来说是一件大好事。蜀汉战败,虽然凭借险要关隘挡住了吴军,但长此以往,大家对曹魏的牵制将会越来越少。而曹魏的基本盘远远大于蜀汉和东吴,一旦给予他时间发展,其发展速度势必快于蜀汉和东吴,长此以往,蜀汉的相对国力将会越来越弱,最终被曹魏所灭! 站在诸葛亮的角度来看,既然已经没办法彻底地击败曹魏,一统天下了,那么接下来他的任务就是尽量延长蜀汉的寿命。而延长蜀汉寿命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合东吴对曹魏施压,使得曹魏没办法和平发展,这样大家一起摆烂,至少蜀汉不会被曹魏快速的甩到后面,两国的国力差距不会被快速拉大,蜀汉还能够多挺一会。所以说,诸葛亮是肯定不会再去重夺荆州了,因为一旦和东吴翻脸,蜀汉将会灭亡得更快! 结语 总的来说,关羽丢失荆州后,诸葛亮之所以不重新夺回荆州,并不是因为他不想夺回荆州,而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一、蜀汉实力不足以打下荆州,二、即便打下荆州也守不住荆州,三、曹魏对蜀汉威胁更大,蜀汉若攻打荆州,必将快速灭亡!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留言讨论哦!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三国志》)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此举有什么用意

对三国诸葛亮死的时候,为何口含七粒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我们谈起三国时期,一定会被那段时期所发生的事迹所惊艳。事实也的确如此,在那段时期里一些经典人物用他们自己的行动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传奇故事,也让那个乱世增添了靓丽的一笔。而我们谈起三国里的人物时,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恐怕就是那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诸葛亮了。 诸葛亮的一生为蜀国做出了太多的贡献。且不说后来的六出祁山、五次北伐。但但看那一篇流传千古的出师表,我们就不难看出诸葛亮的军事策略以及才华。而在他的一生中,也凭借着自己出色的思想让蜀国逐渐繁荣壮大,能够与魏国与吴国相抗衡。蜀国能够做到如此地步,完全离不开诸葛亮的功劳。 在三国故事发展的中期,一些早期出现的经典人物也已相继离世。在蜀国开国皇帝刘备于白帝城病逝之后,诸葛亮也接受了刘备嘱托给他的大任,继续带领蜀国发展,从而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继而诸葛亮开始了他的数次北伐的任务。但是就在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途中,也深知自己有心无力,身体条件再也不允许自己继续北伐,因此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中病逝于五丈原,一代丞相就此陨落了。 其实在诸葛亮病逝之前,他夜观天象,就已经明白自己命不久矣,可是全军上下若是没了自己,魏国大军必定要卷土重来将蜀军击败。因此诸葛亮决定在自己死后,要求蜀军秘不发丧,并且让军中将士在自己死后嘴里含着七粒米,并点亮七星灯,若是七天之后灯未灭,自己也就能续命继续指导蜀军战斗。可是就在即将要成功时,魏延风风火火地闯进来将七星灯扑灭,诸葛亮也由此陨落。 而诸葛亮死后嘴里口含七粒米的原因也就是因为在当时科技并不发达,像诸葛亮、司马懿这等谋士若是想预知某事就要观天象。若是自己死去,司马懿也一定能够通过天相看出诸葛亮已经去世,那么届时司马懿一定率领魏军大肆进攻蜀军,蜀军也一定会失败。所以诸葛亮为了保全大局,诸葛亮决定在自己死后口含七粒米,以此来将自己的灵魂给镇住,天上的星象也就不会发生变化,司马懿认为自己还未死也就不会进攻,从而保全蜀军安全撤退。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败的有多惨 都损失了哪些大将

还不了解:诸葛亮北伐的读者,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首次北伐时失去了11位大将,仅看名单就了解他败得有多惨?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正是能人辈出。但是在那个时代里,有才干的人实在太多,但是能遇到伯乐的人却少之又少。若是能寻到一个知己者,可谓是生死无憾了。 刘备与诸葛亮就是伯乐遇知音的情义,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让他成为了刘备的智囊团。这也是为何刘备不顾身份地位,还愿意“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原因。 诸葛亮深感刘备的知遇之恩,因此一心想要辅佐刘备“匡扶汉室”。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也到了“国可自取”的地步。为此刘备死后,诸葛亮就发誓一定要将他未了的心愿扛到肩上。 筹谋北伐 夷陵之战后,刘备在白帝城殒命,临终前将蜀汉和儿子托付给诸葛亮。临死前刘备一再嘱咐诸葛亮未来一定要找机会“匡扶汉室”,完成刘邦当年遗憾一统天下的大愿。 当年刘邦兵强马壮都未能一统天下,何况是如今三国鼎立的局势更是难上加难。但诸葛亮承蒙刘备的信任,自然不敢怠慢。正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他当即开始策划北伐战争。 当时中国大地上除了蜀汉、东吴和曹魏之外,还有很多股势力并存。除了这鼎立的三国之外,在南方一带实际上是由蛮夷和孟获给控制的。这片连秦始皇都还没完全打下来的地方,诸葛亮要怎么办? 因为他要达成目标,就必须除掉东吴和曹魏这两个大头,但南方的势力也不能忽视,毕竟当时蜀汉占据的荆州地区虽然易守难攻,但却有着很大的劣势。 首先在物资和兵力上,蜀汉都属于三国之中最弱的那一方,若是盲目开战必然会引起蜀汉的动乱。如果东吴与曹魏联合起来对付他们的话,那真的离死不远了。 因此诸葛亮在刘备死后主动与东吴修好,获得了两年的休养生息。随后便开始平定南方的策略,于是“七擒孟获”之后,蜀汉获得了南方势力的支持,消除了自己的后顾之忧。 为何诸葛亮坚决先北伐,而不是征讨东吴呢?易中天在提起三国的历史中曾提到,自从曹睿继位之后,便听从了孙资的建议对蜀汉实行据守要塞的举措,以求得时间发展曹魏的实力。 诸葛亮认为如果给曹魏发展的机会,那么日后两国的实力就会更加悬殊,想打就更加难了。况且曹魏若是吞并了东吴之后,那么蜀汉俨然成为了瓮中之鳖。 于是思前想后,诸葛亮都觉得要出兵曹魏,而且要尽快。不过在北伐之前,他也用五年时间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出征北伐 在决定出征北伐曹魏之前,诸葛亮写下言辞恳切的《出师表》呈给了刘禅,这篇表文不仅诉说了北伐的重要性和必然性,还对刘禅日后治理国家寄予厚望,不过更像是诸葛亮的诀别书。 随后诸葛亮命赵云带兵先进入汉中,为进攻曹魏做好准备。整个北伐持续了六年,诸葛亮发动的进攻战打了五次,其中曾两次出祁山,与艺术作品里“六出祁山”是有些许出入的。 在诸葛亮攻打曹魏的时候,东吴一直按耐不动,虽然他们跟蜀汉如今是重修旧好的关系,但是战争年代这种盟约是随时可以撕毁的。然而东吴在诸葛亮北伐期间却没有趁人之危。 要了解当时诸葛亮为了北伐顺利,将蜀汉的大部分兵力都抽调了出去,他们一共才12万兵力,就出兵了10万,仅留2万兵力驻守在蜀汉。可见诸葛亮这次是准备破釜沉舟与曹魏一战了。 在蜀汉后方如此兵力空虚的情况下,若是东吴来袭,那么蜀汉岂不成了他们的囊中之物。其实诸葛亮也早就想到这点,并且以前打好了预防针。 在北伐之前,诸葛亮就在民间各种造势,这次要自己亲自出征,势在必得要拿下曹魏,并且还把蜀汉的综合实力摆到了台面上。 这种情况之下,东吴对谁胜谁负还存在疑问,他们此时要是贸然出兵的话于自己是有很大的坏处的,因此东吴才会按耐不动,让诸葛亮和曹魏斗个你死我活,自己见机行事。 没有了东吴的威胁,南方势力也收入囊中,这样的形势之下,诸葛亮便可以毫无顾忌地前去征伐曹魏了。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在一伐的时候由于政策失利,就让诸葛亮品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北伐首战失利 在出战之前,魏延曾向诸葛亮建议由自己带领五千骑兵沿着秦岭以东行进偷袭关中地区,并与诸葛亮在潼关会师。但诸葛亮觉得这个做法实在有点冒险,于是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而是命令赵云率领一支疑兵出褒斜道占据箕谷,佯装攻打关中地区以吸引曹魏主力部队的注意,而自己则带上另一支队伍进军岐山。 由于曹魏没有防备,因此被诸葛亮打了个措手不及。随后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放弃抵抗,除了广魏郡和陇西郡之外,其他郡县的守将们都相继投降了蜀汉。 蜀汉突然来攻的消息传到朝堂,使得曹魏朝野震动。随后曹睿急忙率领大军前来救援,并亲自坐镇长安。随后曹真前往郿县防御赵云,派张郃前去抵御诸葛亮。 此时的诸葛亮一路凯歌高飞,势必要拿下蜀汉的咽喉之地街亭。但此战他没有任命老将,而是力排众议派出了马谡。并再三叮嘱他要描绘出街亭的地图和安营扎寨的位置。 可没想到这马谡根本不听诸葛亮的部署,甚至不顾副将王平的劝说,执意要屯兵在一处孤山处。最后被张郃切断水源,然后合围上山,搞得大军兵败逃亡。 随后高翔大军又被郭淮攻破,魏延也被张郃堵在山谷当中,赵云在褒斜道也被曹真给打退。这接二连三的失利,使得蜀汉要谋求街亭的计划彻底失败,诸葛亮只能领兵退回汉中。 第一次北伐失败后,诸葛亮以违背军纪的理由处死了马谡。第一次北伐,诸葛亮损伤的大将就有十多名,他们分别是赵云、群阳、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颌、马谡、张修、李盛。 于是诸葛亮决定休兵再战,在此后的四次北伐中蜀汉都没占到有利的优势,直到诸葛亮在五丈原军营中因病去世之后,蜀汉对曹魏的北伐战争才宣告结束。 在北伐之战中,诸葛亮已经竭尽全力了,只奈何时不待人,这或许就是天下大势所趋。只是刘备“匡扶汉室”的心愿再也没办法实现了。

诸葛亮缺粮之后,为什么不把司马懿的粮草全都烧掉?

对诸葛亮为什么不烧掉司马懿粮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228年到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五次北伐中原,却皆以失败而告终。第一次北伐,是因兵败而失利;第五次北伐,是因诸葛亮病逝而中止;而其他三次北伐,均是因为粮草供应不济而撤军。对此,有人提出疑问,既然诸葛亮没有粮草,为何不学习曹操,直接烧掉司马懿。没有粮草,司马懿就只能放弃固守,与诸葛亮正面交战。但从历史记载来看,打正面,司马懿根本不是诸葛亮对手。 由此有人搬出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相对于变诈的曹操,诸葛亮在奇谋方面还是差了不少。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以一万疲敝之兵对阵袁绍的河北十万雄兵。《魏书》记载: 官渡之役,四方瓦解,远近顾望。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 太祖与绍相持日久,百姓疲乏,多叛应绍,军食乏。 可以说,曹军在当时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就在这时,袁绍的谋士许攸突然来投靠,并带来一个重大消息——袁绍军的粮草大多存放于乌巢。因此曹操当机立断,立即带领5000兵马奇袭乌巢,并击溃了敌将淳于琼,将乌巢粮草烧个干净。失去了粮草,袁军不战自溃,超过7万士兵死于非命。而这一战,也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那么,诸葛亮为何不学习曹操焚毁粮草的策略呢?这并不是诸葛亮不会烧粮草,而是因为他有一个更为高明的策略。 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汉军包围了祁山。面对诸葛亮,魏军主将司马懿选择固守战术,准备将汉军拖垮。正所谓“蜀道难,难以上青天”。在古代,运粮本来就是个困难事,更何况在蜿蜒崎岖的蜀道? 就在司马懿打着如意算盘,坐看蜀军粮尽退兵之时,诸葛亮却玩出了一个骚操作。首先,诸葛亮命王平继续攻打祁山,而自己则带领主力北上上邽城。 王夫之认为:“蜀军利于山战,不利于平原旷土”。由于汉军以步兵为主,对阵曹魏骑兵或许并不占优势。因此,司马懿对于粮仓上邽并未投入太多兵力,只让费曜郭淮带领4000士兵把守这里。谁知诸葛亮带着步兵甩开山川地利,大摇大摆地在平原上行军,就像在自家后花园一样。 在诸葛亮的攻击下,人数占劣势的魏军大败,丢下麦田就走。 如果换做曹操,或许会赶紧将麦田里的庄稼全部毁掉,以免敌方主力来救。但是诸葛亮却不然,他不慌不忙地在上邽驻扎了下来,并命令手下割麦充作军粮。 《孙子兵法》有云: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也就是说,作战中有两种补给方式,一种是从本国运粮,另一种是从敌人手中缴获,因粮于敌。前者劳民伤财,不仅损耗国力,而且给百姓增添负担,同时粮道还容易被敌人切断。因此在孙子看来,从敌人那里缴获粮食更好,一方面能够足食足军,另一方面还削弱了敌人。 因此孙子评价道:“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也就是说,吃掉敌军一钟的粮食,相当于敌人损失了二十钟。因此诸葛亮夺取上邽之麦的奇谋,不愧为智将之所为。 得知诸葛亮割走上邽之麦,司马懿大惊失色。相对于汉军,魏军的补给确实方便一些,但未必好多少。关西地区在西汉时期堪称富庶。但是由于东汉末年的战乱,整个关西已经被董卓、李榷、郭汜等乱臣贼子糟蹋地残破不堪。若要在陇右、关中维持十万大军,不仅需要就地征集,还要靠洛阳的输送,缺一不可。 诸葛亮的割麦之谋造成什么后果呢?原本气定神闲的司马懿竟然慌了。原来,魏军也开始缺粮。根据《三国志·郭淮传》记载: “是时,陇右无谷,议欲关中大运。” 也就是说,曹魏陇右前线已经没有粮食了,必须从关中转输。为了紧急筹措粮食,郭淮还不得不向羌人借粮食(淮以威恩抚循羌、胡,家使出谷,平其输调,军食用足:淮以威恩抚循羌、胡,家使出谷,平其输调,军食用足)这才稍稍稳住了军队。 诸葛亮有粮,司马懿无粮。原本的态势是诸葛亮进攻,司马懿固守。如今攻守之势逆转,司马懿进攻,诸葛亮来防守。如果不击败诸葛亮,司马懿迟早会因粮尽而崩溃。因此,诸葛亮和司马懿在卤城进行了决战。 对阵诸葛亮,司马懿本就是守有余而攻不足。若要兵对兵、将对将式的正面对决,司马懿完全不是诸葛亮对手。因此诸葛亮从容地将军队分成两部分,他让王平在南围方向抵住张郃的进攻。他自率主力对阵司马懿。 他利用司马懿急于求胜的心理,稍稍向后退了一步。随后又派魏延、高翔、吴班等人逆击司马懿,斩获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要知道在古代,不是所有士兵都能披甲的。由此可见,司马懿的精锐中军,受到了严重打击。因此只能灰溜溜地“还保营”。 在第四次北伐中,诸葛亮吸取了前面的教训,奇谋百出,将司马懿狠狠教训了一顿。虽然他已经做到了极致,但是李严却因为自己的私心和失误,没有及时供应粮草,导致汉军无法扩大战果,只能选择撤军。若李严及时运粮,第四次北伐必然会取得相当的胜利。 在第五次北伐中,司马懿终于学乖了,他再也没有一丝懈怠,不给诸葛亮任何趁虚而入的机会。然而诸葛亮又祭出一个骚操作,在魏国领土上屯田,准备和司马懿一直耗下去。然而诸葛亮却天不假年,最终病逝于定军山,导致第五次北伐中道而卒。其实在当时,蜀军并不缺粮,只能说司马懿捡了一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