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皇帝

给五个皇帝当过太后的女人竟是她!母仪天下王政君

给五位皇帝当过皇太后,这在中国历史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奇迹。对于创造这一吉尼斯世界记录的王政君来说,她的身上融入着太多的机缘巧合。其一,汉元帝去世较早;其二,继任皇帝们皆短命;其三,有强大的家族势力支持她;其四,她自己长寿。因为四者兼备,所以才铸就了这位西汉传奇女性荣耀而又悲愤的一生。 说她荣耀,是因为她不仅给汉元帝当过皇后,给儿子汉成帝当过皇太后,而且还给后来继任的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衎、孺子刘婴以及王莽当过太皇太后。这一连串的头衔,估计武则天、慈禧这类女强人也会眼红。说她悲愤,是因为她作为汉朝太后却保不住刘氏江山,眼睁睁地看着侄子王莽篡汉自立。这种原本可以避免的亡国悲剧,既让她悔恨终生,也让历代史学家们叹息不已。 王政君历经元帝、成帝、哀帝、平帝、孺子婴、新朝王莽,是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位给五任皇帝当过皇太后的女性。 孝元皇后王政君,在大众当中的知名度不算高,既没法跟吕后这样令人胆颤的女主相比,也不能跟赵飞燕“环肥燕瘦”的艳名相比,甚至“金屋藏娇”的阿娇皇后也比她引人注目。但是,元后的影响力却十分深远。不夸张地说,因为有了她,西汉才会被她的侄子王莽篡位,才会灭亡。 元帝刘奭就是一个昏庸无能又不学无术的皇帝;很巧,元后王政君也是一个愚昧无能又自以为是的皇后,两人的性格里也都有软弱仁厚的一面——简直是天生的一对。可惜元帝不喜欢王政君。当时他选王政君只是个误会。 元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刚刚死了一个喜欢的良娣,王皇后便找了五个家人子给太子挑一个新的姬妾。太子无心挑选,随手指了一个,那个人就是王政君。 春风一度,王政君生下了小孩。不久后,太子即位,王政君封为婕妤,三天后封为皇后。但从此,王政君再也不得宠。 其实,我不过想说明,王政君能够最后当上太后,软硬兼施地让自己的母家兄弟权势炽手可热,并有了着名的“一日五封侯”,可以说全是意外。这是一个非常普通、家常的女人,没有见识、耳根子软、性格软弱;从王政君的一生来看,她甚至可以说是个比较善良的女人。 然而,一个只有管理小家庭能力的女人、却最终成为掌控天下命运的女人,实在是命运的捉弄和搞笑。 这就要从王政君的祖上开始说起了。 在文帝景帝年间,王贺(字翁孺)当上了武帝的绣衣御史,要去逐捕魏郡的盗贼坚卢的党人,以及一些“逗挠格阻”罪名当斩的小吏。王翁孺没有杀他们。 而与此同时,正是酷吏当道酷吏吃香,其他的御史杀人无数,一些大的州斩杀万余人是常事。王翁孺因此被认为执法不严,不称职,被免职。他叹息道:“我听说能够让千人活下来的,功德可以封子孙;我这样能让万人都活下来的,后代一定兴旺啊!”

清朝皇后列表:清朝历代皇帝都有几位皇后?

一、努尔哈赤皇后 1.孝慈高皇后(1575年—1603年10月31日): 叶赫那拉·孟古,生于1575年(明朝万历三年),叶赫部首领杨吉砮之女。在1588年10月(万历十六年九月),十四岁时嫁努尔哈赤。叶赫那拉氏庄敬聪惠,端庄贤德。婚后四年生下一子,即清太宗皇太极。1603年10月31日(万历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七日)病逝,享年二十九岁,1624年(后金天命九年)迁葬东京陵,1629年3月7日(天聪三年二月十三日)迁葬福陵。1636年(天聪十年)皇太极称帝,尊其母为孝慈皇后,经累朝加谥,最后的谥号是“孝慈昭宪敬顺仁徽懿德庆显承天辅圣高皇后”。 2.孝烈武皇后(1589年—1626年9月1日):阿巴亥 乌拉那拉·阿巴亥继室大福晋,海西女真乌拉部(今天吉林省吉林市北30公里的乌拉街满族乡)贝勒满泰之女。1601年(万历二十九年)十二岁的阿巴亥在叔父布占泰的亲自护送下到赫图阿拉,嫁给了比她年长31岁的努尔哈赤为侧福晋。两年之后被册为大福晋。1606年(万历三十四年)生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1612年生十四子睿忠亲王多尔衮,1614年生十五子豫通亲王多铎。1620年(天命五年)小福晋德因泽告发阿巴亥,努尔哈赤以私藏金银的罪名而将其“离弃”。次年又复为大福晋。 1626年9月1日(天命十一年/明天启六年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病逝于叆鸡堡。八月十二日卯时,四大贝勒宣称先帝曾有遗言,大福晋从殉。三十七岁的阿巴亥被逼殉葬,死时距努尔哈赤去世不到一天,与努尔哈赤同棺敛葬于福陵。顺治初年,阿巴亥的次子多尔衮摄政。顺治七年,阿巴亥得到“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的谥号,牌位入太庙。同年年底,多尔衮暴病身亡。阿巴亥的“孝烈皇后”又被罢谥,牌位也被赶出太庙。 二、皇太极皇后 1.孝端文皇后(1599年5月13日—1649年5月27日): 博尔济吉特·哲哲,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正宫皇后。生于1599年5月13日(万历二十七年四月十九日),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清太宗时为国君福晋,正宫皇后,居中宫。清世祖时尊为皇太后。顺治六年5月27日(1649年四月十七日)崩,年五十一。顺治七年二月葬昭陵。雍正、乾隆累加谥,谥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无子,生三女,下嫁额哲、奇塔特、巴雅思祜朗。福晋、中宫大福晋(清宁宫)、皇后、皇太后 2.孝庄文皇后(1613年3月28日—1688年1月27日):大玉儿 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小名:大玉儿。1613年3月28日(明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出生,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寨桑之次女。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之妃,孝端文皇后的侄女,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的生母。是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育、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大明王朝的皇帝为何一代不如一代?

导读:俗话说,一部二十四史,从何说起?有史家回答说,宜从明史说起。为什么别的朝代不提而偏偏提明朝呢?这是因为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发展到明代,各个方面已臻于成熟,最具代表性。汉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里对明朝的评价就颇高,他用一种近乎仰慕的口吻写道:“从1368年到1644年的明代是人类历史上政府有序、社会稳定的伟大时代之一……明代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十分稳定,以致1644年至1912年在外族的清朝统治时(政治制度)又基本没有改变地保持了二百六七十年。”然而,古代帝制发展到明朝,虽然表面保持了稳定,国家呈现出一片和乐融融的盛世之景,但华丽的旗袍之下,覆盖的全是跳蚤。史学家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提出的著名论断至今还常常被人提及。在黄仁宇眼里,明朝政治犹如“潜水艇三明治”(submarine sandwich),政治上层的文官集团,好比一块大而无当的长面包;底层散乱无序的农民阶层也是一块长面包。这块硕大无朋、随时可散架的制度面包,却是靠尊卑男女老幼的道德勉强维系着。此乃中国封建政治的稳定基础,也恰恰是其潜在的危机。 当然,我不是故意要挑大师的刺,但我总觉得所谓的道德,难免成为肉食者拿来糊弄大众的工具。道德家最擅长的莫过于说一套做一套,人前反三俗,被窝看毛片。道德之下,肯定还藏着什么别的门道。如果确实如黄仁宇所说,剥开明朝“盛世”之皮,底下全是虚浮的道德,那么再进一步剥开道德的皮,底下又将有何物呢?一位名气不太大的业余史家回答说,道德所掩盖的是官场厚黑和权力斗争,并且,他还顺便回答了费正清所说的明代“政治和社会制度十分稳定”的原因,也恰恰是因为“官场权斗”四字。明代上演的一出又一出官场权力角斗,朝臣们整天忙于党同伐异、搞政治运动,精疲力竭之后,自然没有人再有心思打皇帝宝座的主意。 这位史学家叫温功义,他在《三案始末》一书里给读者提了一个醒:谈历史的时候,不要以为问题都到道德为止。恰恰相反,历史上大多数问题,正是从道德开始,顺藤摸瓜往下看,可有好戏瞧呢。温老的观点,大致来说就是:中央政府内的党争表面上看确实有利于权力制衡,稳固皇权,但长期看来,它也为一个政权的覆灭播下了最初的种子。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统天下后最大的心头病就是权高震主的宰相,他为了保全基业,最大手笔的一项就是废宰,把中书省的职能分配给六部,而宰相的职能则被分给了一众阁臣。阁臣们在殿阁里商量的事必须上报皇帝,经由皇帝批准才能执行。这种“制度创新”的确巩固了朱家王朝的稳定,但也由此带来了朝廷中的另一大麻烦:由于权力被分散、各部门相互制约,朝臣们抱团结党的风气自此大为盛行,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长期这么搞下来,到了万历年间,朱家王朝的朝廷内已经是派系林立、遮天蔽日的景象了。再看看这帮朝臣,多年积累下来的看家本领并不是处理政务,而是窝里斗。逮着任何一件事他们都千方百计推给政敌,然后群起骂之,彻底把对方批倒斗臭。颇为巧合的是,当朝廷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宫廷狗血剧的时候,皇宫内接连爆发了史上著名的“明末三案”,这一下,可就把明末的宫廷连续剧剧情推向了高潮。

文人皇帝,赵光义治国统

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比他小12岁的弟弟赵匡义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也正是赵匡义和赵普等人在前台的积极表演行动,才让躲在幕后的赵匡胤能够以一个比较仁义的角色篡位自立,建立北宋。 赵匡胤一当上皇帝,即任命赵匡义为殿前都虞侯,领睦州防御使。公元961年,赵匡胤任命赵匡义为封尹,同平章事。同时,为了避讳,赵匡义改名为赵光义, 赵匡美也改名为赵光美。赵匡胤也非常疼爱他这个弟弟,有一次赵光义生病,身为皇帝的赵匡胤亲手为他灼艾。赵光义失声叫痛,赵匡胤大概是要为其弟分担病痛, 也取艾自灸。 公元976年,赵匡胤突然驾崩,于是赵光义就在灵柩前即位,是为宋太宗。 赵光义即位后,继续执行赵匡胤先南后北的统一策略,逼迫陈洪进、吴越国主钱弘俶分别上表投降,至此,北宋完全统一南方,赵光义便把主要兵力转向北方的北汉和辽政权。 公元979年,赵光义率大军分四路向北汉进攻,并吸取了以往失败的教训,特派部分宋兵前往阻截辽援军。宋军很快就攻到北汉都城太原城下,将太原围得个水 泄不通。5个月后,北汉将士纷纷出降,北汉皇帝刘继元见大势已去,只得开门迎降,北汉灭亡。至此,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全部结束。 赵光 义携灭北汉之余威,率大军继续北上伐辽,兵不血刃地收得易、涿二州。旗开得胜,赵光义非常高兴,于是率大军进抵辽之南京(今北京市)城南,命将士兵分四路 攻城。然而此时的宋军已是强弩之末,长时间的征战已使得他们疲惫不堪,在辽援军到来之后,竟被辽守军和援军共同夹击,全军溃散。赵光义在众将护卫下,南逃 涿州,方才避免被擒。 7年后,赵光义又想再度北伐,企图扭转高粱河惨败之后频频挨打的被动局面,但前次亲征的惨败,特别是高粱河之战 险被辽军所擒的遭遇,使太宗余悸未消。于是在善于揣摩皇帝心思的大臣的劝阻下,决定派大将曹彬、米信、田重进、潘美、杨业等人于公元986年率30万大军 分东、中、西三路北上攻辽。 初期作战宋军进展顺利,接连小胜。但由于刚愎自用的赵光义将指挥权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从后方遥控军队 作战,因此造成军令不能及时传达,加上各路军缺少合作,便纷纷败下阵来。杨业率领残兵在陈家谷奋力死战,辽兵漫山遍野而来,杨业部下大部分战死。杨业本人 身负几十处创伤,最后为辽军所俘获,不顾辽军的威胁利诱,绝食三日而死。 杨业死后,边境大震。云、应、朔三州将吏弃城而逃,三州又被辽军重新占领。辽军又乘胜进入宋境,深入深(今河北深县)、德(今山东德州)、邢(今河北邢台)等州,抢掠一空,使宋朝边民蒙受重大损失。 从这次北伐失败就可看出,赵光义基本上没有经历过重大战役,缺乏锻炼。但他又自诩高明,刚愎自用,为了控制军队,每次作战前都亲自拟定阵图,结果严重束缚了前线将帅的手脚。所以北伐不败才怪。 赵光义先是盲目自信,在两次北伐失败后,他又陷入了或战或和的两难境地,经常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到了晚年,赵光义守内虚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已经形成,这 种思想影响了整个南北两宋,致使两宋统治者都喜欢偏安一隅,而从不主动进攻。因此,赵光义对辽由攻到守,准备和解。为了防守,他命令宋军在河北沿边的平原 上,疏浚、开拓边地河道,以作屏障。对于辽军的入侵,他也只准坚壁清野,不许出兵,即使是不得已出兵,也只许靠着城布阵,再不就是以和为贵,不许先动手攻 击对方,结果束缚了军队将士的手脚。渐渐地,宋朝军队的作战能力越来越弱了。 赵光义是五代以来第一位非武人皇帝。在结束分裂局面后, 尤其是在多次伐辽失败后,赵光义便将精力转移到文治上来。不过在文治方面,他的确有很多独到之处。他开创、修补、完善了宋朝的各项典章制度,使之基本成为 定制,使宋王朝避免了像五代各朝一样短命夭折,奠定了政治、军事、文化、经济各方面制度的基础。两宋之人多言 祖宗之法 ,这 祖宗之法 即是指宋太祖宋 太宗而言,其中宋太祖法度主要在于军事、政治方面,而宋太宗除了对宋太祖法度作了进一步完善外,又着重在文化、经济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法度规范。 赵光义完善了始于隋唐的科举制度,科举向文人知识分子广泛开放,只要文章、诗赋合格,都可录取。赵光义扩大了取士的规模,每次科举考试录取的进士数额远 远超过唐代及宋太祖时。赵光义还促进科举取进士日趋严密、完整。在赵匡胤确定殿试后,赵光义又将其进一步完善,规定殿试后在殿前 唱名 ,由皇帝分别赐予 进士及第 进士出身 同进士出身 的功名。 赵光义非常重视发展文化事业,他将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等三馆另迁远比原址大得多的新址,并定名为崇文院。到赵光义晚年,崇文院的藏书已十分丰富。 赵光义还组织文人编纂了《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和《文苑英华》等书。这三大部书成为后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的宝贵资料。宋代的皇帝多注意从历史上 吸取统治的经验教训,这可以说是从太宗开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十一月,太宗对大臣说: 朕历览前代书籍,发现君臣之际,大抵情通则道合,所以有事 皆无隐匿,言论都可采用。朕励精求治,卿等作朕股肱耳目,如果施政有缺失,应当悉心上言说明,朕决不以居尊自恃,使人不敢说话。 赵光义为政勤俭,而又不 喜声色游猎,只是喜欢读书和书法。他对宗教还比较宽容,不过是重道教,轻佛教。 赵光义当上皇帝之后,用很大一部分精力来确保皇位,防范变乱。一面防范武将专权,另一面则是他自家人,尤其是赵匡胤的儿子武功郡王赵德昭,最后逼迫赵德昭自杀身亡,而赵光义的弟弟赵廷美(赵光美,为避讳改名)也被逼得忧郁而死。 赵光义逐渐年老,皇位继承的问题也逐渐显得重要起来。本来赵光义想立为皇嗣的是长子赵元佐,但赵元佐在听说叔父赵廷美死后,悲愤不已,逐渐产生精神问 题,对手下经常是乱砍滥杀。后来赵光义命太医诊治,稍有好转,遂大喜而设宴,唯独没有邀请赵元佐参加。赵元佐知道后,竟大怒而纵火烧自己的楚王宫,于是赵 光义大怒,将赵元佐削去封号,废为庶人。遂于公元995年,立赵元侃为太子。至此,自赵光义即位以来的皇位继承问题才算最终得到解决。赵元侃即后来的真 宗。自真宗至南宋高宗,六代八个皇帝都是太宗一系子孙。直到高宗赵构,因无子,领养太祖七世孙立为太子,即孝宗,以后的八个皇帝又转入太祖一系。北宋南宋 各九个皇帝,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并称 祖宗 ,他们的后代各有八个做了皇帝。兄弟二人轮流当皇帝,其后代也轮流往复,一个也不多,一个也不少,并且北宋亡 在太宗一系手里,南宋亡在太祖一系手里,真可谓平分秋色了。

南朝皇帝刘:唯一向臣子借“种”生子的皇帝

自己生不出儿子,只好派心爱的女人去别处借种,这是宋明帝刘的无奈。如今科技发达,“借种”可以通过人工授精,从而避免男女之间的肉体接触。只可惜刘不是现代人,他生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所以为了得到儿子,只好让自己的女人与别的男人肉搏一番了。在正史记载中,“借种”生子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唯有刘。这个刘姬妾成群,但是只有原配王氏生下两个女儿,其他姬妾毫无怀孕的迹象,更别说生什么儿子了。可见刘的机器是不怎么好使的,这让他很是焦虑。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更何况他是堂堂一国帝王。为了后继有人,刘终于下了狠心,让自己心爱的妃子陈妙登借种生子。既然已经决定了借种了,那该找谁借种呢?刘暗暗筛选着目标,最后锁定在了李道儿身上。这个李道儿和刘关系不错,而且李道儿还算得上是宋明帝刘的老师。如此便不用担心借种这种隐秘的事情外泄出去,至少刘是这样认为的。刘之所以选择李道儿,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李道儿本是湘东王师,要文化有文化,要学历有学历。这在刘看来,能够保证后代的高素质、高智商。然而,事实将会跟刘开一个大大的玩笑,会残酷地告诉他,有其父未必就有其子。现在决定已经做好,目标也已经选定,下一步就是该怎么行动、怎么操作了。怎么操作才能确保万无一失,既能顺理成章,又可以掩人耳目呢?刘嘛,跟普通人不一样,不能直接把爱妃送到李道儿的府上。因为他时时刻刻都是焦点,一举一动都牵扯着群臣的神经。搞不好,就会露馅了。 据史料来看,有关刘借种生子的情形有两种。第一种是《宋书》记载的,说是刘开始很喜欢陈妙登,后来就烦陈妙登了。陈妙登见不得宠,便主动提出转嫁给李道儿,得到了刘的批准。后来刘不见陈妙登,甚是想念,便又把陈妙登接过来了,而陈妙登回来后不久就产下了儿子。对于《宋书》上的说法,没有人相信,认为这纯属糊弄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一语道破天机,说是刘有意将陈妙登赐给李道儿的,所以一切都在刘的计划之中。毫无疑问,司马光的看法是比较有说服力的。刘现在有了一个儿子,但又觉得只有一个儿子是不够的。因为一旦夭折,情形还会和以前一样糟糕。既然一个儿子不够,那就再要吧。可是自己的机器依然不好使,那就再向大臣借种?不行,做一次还行,做多了就容易走漏消息。在这样的情况下,刘想出了一个更加荒唐也十分残忍的主意――派人秘密查访诸王的姬妾中有没有孕妇,有就将孕妇拖进宫里,待其生产。如果产下的是男孩,那就杀了母亲,留下孩子,然后令自己的宠姬来充当孩子的母亲。就这样,刘又获得了11个儿子。加上之前借种所生的,刘共有了12个儿子。不过,这12个儿子没有一个是他的亲生骨肉。他借种所生的那个儿子,叫刘昱,后来继承了他的帝位,成了新一任国君。刘昱凶暴异常,为君不仁,致使人心尽失,最后竟然落得个被杀的命运。可见好种子未必就会结出好果实。

国家都快亡了 宋朝这两个皇帝还在忙于争夺皇位

北宋的覆灭系列(六):原来钦宗也不是“吃素”的 父子 现在咱们看看徽宗老赵在东南一带都干了些什么。 当初老赵装病退位的时候曾经下过一道诏书,意思是说所有的军国要务以后就都交给小赵同志全权负责了,我老赵除了道教教门的事之外,啥都不管不问了。可是,等到童贯等人紧跟在他的屁股后头赶上他,来到镇江之后,老赵又有了新的想法了。看看眼前的青山绿水,大好河山,还是不忍心撒手啊,当初让位是被逼无奈,于是他灵机一动,想道:现在老子还是太上皇,手下也有童贯、蔡攸等“得力干将”,而这江南地区也是物庶民丰,不如重新把大权夺回来。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童贯蔡攸等人的全力支持,所以,太上皇老赵即刻下令让他们把东南地区给中央的报告、物资以及勤王的援兵全部都扣下来,把东南地区的行政、军事、财政等大权全部掌握在了手里,俨然就成了一个独立王国。 其实童贯蔡攸等人心里跟明镜儿似的,老赵喜欢他们,老赵才是他们最可靠的靠山,开封城里的那个小赵是指望不上的,所以现在把老赵重新捧上台对他们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然而,别看开封城里的小赵对待的金人态度怂了点儿,可是谁要是胆敢威胁到他的皇位,那他也不是吃素的。娘的,老子坐上这个位置才几个月啊,屁股还没坐热乎呢,一天舒服日子没过呢,你们就想把我赶下去?没门儿!于是,小赵毫不留情地下了一道诏书: 仍旧按照原来太上皇说的办,他只管教门的事儿,其他的事情一律归朕管。就这样,大权在握的小赵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老赵和老赵的那帮狗腿子发号施令的权力给剥夺了。而且还远远不止这些呢,老赵的那帮狗腿子之前干的那些事儿已经触犯众怒了,早在小赵皇帝刚刚上台的时候,太学生陈东就上书说: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摇⒗钛逭饬个家伙(六贼)误我家国,离我民心,为祸四方,坏事做尽,希望皇上您能够为国除贼,为民除害,把这六个混蛋碎尸万段,以安慰天下百姓。钦宗皇帝小赵二话没说,首先就贬了王黼的官。 其实说句实在的,小赵早就恨透了王黼这个老不死的了,因为就在当初老赵让位的时候,按照礼制,在形式上小赵应该推辞一番,可是谁曾想就在此时王黼这个老王八蛋居然把老赵的三儿子郓王赵楷给拉出来了,企图拥立赵楷为帝,幸好当时没有得逞。这件事儿小赵一直都记在心里,所以一上台就开始跟王黼算账了,紧接着李彦也被贬逐,朱冶环殴樘锢铮不久之后王黼被斩,李彦、朱揖被处死。 在到了一月底,陈东第三次上书,还是说蔡京、童贯等六贼祸国殃民,当初还差点儿把皇上您的皇位给搞丢了,而且金兵南下了,这几个混蛋居然跑的跑,逃的逃,完全不听皇上您的招呼,他们根本就没把您这个皇上放在眼里啊。再说了,他们占据东南地区,有长江天险作为掩护,沃野千里,物庶民丰,显然就是要和您对着干啊,是可忍孰不可忍啊!虽然王黼、李彦等人已经被您给办了,可是还有好几个呢,您不能再手软了。 陈东这几句话算是说到点子上去了,他把钦宗皇帝心中的怒气给勾出来了。果不其然,小赵一听这话,顿时火了,反了天了,即刻将身在开封的梁师成赐死。 二月份,小赵皇帝又开始对蔡京父子和童贯下手了,他本想派开封知府聂昌以“淮浙荆湖制置发运使”的名义前往东南地区,秘密处决了那几个混蛋玩意儿,可是李纲觉得这么做不妥,万一他们事先发觉,挟持徽宗于东南,事情就不好办了,反而不如光明正大地先贬了他们的官,再处决他们。年纪轻轻的小赵到底不如混迹官场多年的李纲聪明,权衡再三之后,决定就按李纲说的办。不久之后,蔡京死于贬所,其子蔡攸、蔡俱被诛杀,童贯也没能逃掉,被杀于南雄州。 至此,六贼全部被诛。 (图)宋徽宗赵佶(1082.05.05―1135.06.05),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 不久之后,徽宗老赵终于认清了眼前的形势,看来这个臭小子还挺狠的,下手够黑,无奈之下,他就表示扣留勤王援兵是为了自卫,之所以把物资和金钱扣留下来,是因为担心这些东西送去开封之后被金人给抢走了,我先替你保管一段时间,这不都是为了你好嘛。之后他又给儿子小赵写了一封信,表示大权交给你我很放心,从今往后我只过问教门之事,不会再想着当皇帝这事儿了,现在金人回老家了,我也马上回开封。等到四月初,老赵回到了开封之后,小赵就下令,以后太上皇赐给臣下的东西,出宫的时候一律上交。言外之意就是说,爹啊,别再想着拉拢大臣,妄图东山再起了。 其实,我每次读到这里的时候都为老赵感到惋惜,好不容易跑到镇江去了,不多玩几天,那么着急回去干嘛呀,你这一回去,后半生算是交代了。当然,这也是后话。 破城 早在金兵北撤之后,三镇军民誓死反抗割地,那个时候钦宗小赵就已经开始谋划以代税钱代替割让三镇的事儿了,此后主战派的大臣李纲、徐处仁等相继被排斥,而就在这年(靖康元年)八月,金太宗吴乞买先生再次下令南下侵宋,理由是 宋方毁约,说好的割地,到现在也没割成,拿我们大金的勇士们当猴耍呢?不带这么玩的,太欺负人了!

为什么说曹髦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傀儡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被权臣玩弄于鼓掌之中的皇帝太多了,他们大都受辱含屈,不敢作声,完全失去了皇帝应有的地位和尊严,说白了就是傀儡皇帝。但是历史上却有一位能够直面敢与权臣较量的傀儡皇帝,骨气十足,结果付出了生命代价,赢得了世人的尊重。此位皇帝到底是谁呢?他就是三国时期魏国的第四任皇帝曹髦。 曹髦(公元241年—公元260年)即魏高贵乡公,字彦士,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是三国时期曹魏的第四任皇帝,公元254年—公元260年在位。后被司马昭的心腹贾充指使成济用戟刺死。 公元254年,曹魏权臣司马师废掉皇帝曹芳,立十四岁的曹髦为帝,改元正元。此时的曹髦年少,实权被司马师掌控。次年,司马师病逝,其兄弟司马昭掌权,于是曹髦再度被孤立,仍是一个傀儡小皇帝。曹髦当政期间,司马昭专横跋扈,致使朝政逐渐腐败,国势衰弱,魏国内一片黑暗,时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之语。另外司马昭还规定,朝中一切大事都必须由他抉择。这让身为一国之君的曹髦更加愤慨,对司马昭恨之入骨,只是不言于表而已。 曹髦年纪虽小,对自己的处境却有极为清醒的认识。他明白,自己的皇位坐得不会稳固。曹家班日薄西山,司马氏随时可能篡魏夺权。他这个皇帝,只不过是司马氏蒙蔽世人的一个幌子罢了。可是,他并不想就这样接受自己的傀儡命运,他是一代枭雄曹操的后代,他的骨子里,没有自甘人下的基因! 此时,一场血战,在曹髦的内心酝酿着。到了公元260年,曹髦20岁那年,暴风雨终于来了。曹髦写了首诗《潜龙》,把自己比作受困的龙,说这条龙正受泥鳅、黄鳝的欺负。 司马昭正准备出兵伐蜀,心腹贾充跑过来劝他:您别伐蜀了,皇帝已经怀疑您了,他写了一首诗,把您比作泥鳅、黄鳝,您要是离朝,他肯定会拆您的后台。司马昭闻之大怒,立马佩剑上殿。曹髦知道来者不善,不卑不亢地起身迎之。群臣见司马昭面带愠色,赶紧拍马屁:大将军功德显赫,应该加封为晋公。曹髦紧闭嘴唇,没有吭声。司马昭厉声说:我们司马家有大功于魏,加封我为晋公,难道你有意见不成?曹髦面无表情,气愤地哼出一句话来:大将军开口,谁敢不从?司马昭讨个没趣,气呼呼地质问曹髦:你把俺司马氏比作泥鳅、黄鳝,是何道理?曹髦怒视司马昭,那意思明摆着:这还用问吗?司马昭不便发作,冷笑着退朝了。 曹髦憋着一肚子气回到后宫,心想:司马昭越来越嚣张了,竟敢在大殿上公然指责皇帝!身为君主,却要受大臣的摆布,这皇帝当得有什么意思?不行,我不能再忍了,必须跟司马昭干一仗,不是他死,就是我亡!于是曹髦召来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三人,哭着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朕不能任他羞辱,你们要助我讨伐这个奸贼。王经一听吓出了一身冷汗,劝曹髦:司马昭重权在握,内外公卿唯他马首是瞻,陛下您势单力薄,万不可轻举妄动!曹髦从怀中掏出早已写好的大字报掷到地上,说:是可忍,孰不可忍!朕意已决,虽死何惧?说完,就去请示皇太后。 王沈、王业见曹髦要动真格的,有些发慌,就对王经说:皇帝发疯了,咱们可不能跟随他自取灭族之祸,还是赶快到司马大将军那儿自首,争取宽大处理吧。王经怒而不许,王沈、王业就自己飞奔至大将军府,将皇帝要造反的消息告诉了司马昭。 按下司马昭不表,先说曹髦。他见自己得不到王沈等人的支持,决定单枪匹马讨伐司马昭。于是,中国封建史上最惨烈、最令人目瞪口呆的一幕出现了:20岁的青年皇帝,为了I卫自己的尊严,带着300多个太监、侍卫,闹哄哄地踏上了讨伐之路。他的对手,是手握千军的司马昭,是曹魏挡也挡不住的衰败命运。

嘉庆身为清朝一代皇帝 嘉庆为何没有威信

今天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嘉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名人小编一起看一看。 何为“威信”?字典里给出的解释是:威望与信誉,语出《史记·李斯列传》:“兼行田常、子罕 之逆道而劫陛下之威信,其志若韩玘为韩安相也。”在封建王朝时候,皇帝是天之骄子,是国家的主人,百官与百姓都是在给皇帝打工,皇帝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然而,一个皇帝想要真正地掌控朝局,则必须在群臣心中有极高的威信。 嘉庆皇帝是众多没有威信的皇帝之一,他之所以没有威望,一来是因为继位之后并没有真正的掌权,只是一个实习的皇帝,处理天下大事都需要看他父亲乾隆的脸色,就连大臣和珅都没有把他放在眼中,他每天要做的事几乎就是向乾隆请示、汇报,这样如何在百官面前有威信呢?二来,嘉庆皇帝自己做得许多事慢慢积累起来后导致他没有什么威信。 嘉庆都做了什么事? 嘉庆是清朝中期的皇帝,他不需要在马背上打天下,他要做的就是守成,然而他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守业更比创业难。 乾隆皇帝去世之后,嘉庆皇帝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和珅。和珅是乾隆的宠臣,是清朝的大贪官,做了很多对嘉庆不尊重的事,按理说和珅的罪非常明显:巨额贪污、染指皇权、大肆收罗党羽,尤其是第二点,完全就是侵犯了嘉庆做实习皇帝的自尊和利益,一个正常的皇帝,必然会对和珅的行为进行彻底的清算,然而嘉庆皇帝因为担心株连过多造成时局动荡,对和珅一党绝大多数人都从宽处理,就连和珅都没有处斩示众,只是赐死。能和和珅走到一起的人,怕是大部分都是贪官吧?嘉庆这样的处理,直接让忠心的臣子比较失望,估计有人还在心里骂嘉庆无能。 而嘉庆没有扩大处理范围,直接为日后白莲教起义的大爆发埋下了基础。嘉庆四年正月,乾隆去世,嘉庆皇帝开始出重拳,经过几年的时间,叛乱才被平定。白莲教的起义,嘉庆来进行了仔细地分析,发现起义的根源竟然“官逼民反”,“教匪滋事,以官逼民反为词”。毕竟和珅的存在,给了很多官吏一个鼓励:成大贪还能掌权,于是他们效仿和珅,用尽手段搜刮地皮,夺取民脂民膏,最后终于引起了民变。这一次,嘉庆才真正的处理和珅的党羽和与和珅同时代的各个地方无能的官员们,包括两江总督、陕甘总督、 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漕运总督、河道总督,不过,有资料显示,嘉庆虽然处理了不少地方大员,最后其实还是雷声大雨点小,“对于其他重大贪污案件比如吴省兰、吴省钦等性质恶劣却旋即“辩冤起用”,终发展到邪正莫辨、自损政治威信的恶劣地步“。 执政中期,连续三年发生百姓闯皇宫的事件,一个本应该守卫森严的皇宫,侍卫们却不司其职,就算第一次事件发生后嘉庆雷霆大怒,处理了一批官员,但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门禁依然不严。闹出如此三起事故,嘉庆作为皇帝在侍卫心中威信尚且如此,更何况在百官心中呢? 百官们各自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做官罢了,嘉庆是清楚的,然而他却没有改善吏治,只是遇事发发牢骚,骂骂百官,“诸臣全身保位者多,为国除弊者少,苟且塞责”,百官们被骂只是一边哭泣一边认错,却从来不真正的反思,后来被嘉庆骂习惯之后,就在哭泣和认错恐怕都是在演戏吧?哪会在乎皇帝的说的话。 嘉庆没有威信,真的是自作自受。 参考资料:赵立波,《“守成法祖、 有限反腐” 的嘉庆皇帝》;《清史稿》;《嘉庆朝实录》

历史上的乾隆皇帝到底是什么样的 乾隆真的是昏君吗

对乾隆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正视历史,乾隆到底是英主还是昏君? 没有前期取得的成就,怎么可能会有后期的好大喜功,生活在梦幻之中? 乾隆“宽严相济”的为政措施,给他的坐稳江山,取得巨大功业带来了巨量的福利。 乾隆刚上台的前13年里,为政措施以宽为主,缓和了雍正时期的时候紧张、高压气氛,缓和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实际上对稳固自己的统治,争取人心,也是相当有成效的。乾隆13年后,乾隆施政以严。宽严相济,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乾隆25年到36年,乾隆的文治武功基本上也达到了峰值。 乾隆20年由于准噶尔的内乱,上天给了乾隆一个创建不世之功的机会。 乾隆及时派出了大军进占伊犁,终于在乾隆25年完成了从康熙以来的三代人的努力和愿望,实现了彻底剿平准噶尔。但是乾隆25年以后的各种战事,已经显示出乾隆的某种好大喜功与不切实际。乾隆36年,土尔扈特部东归更是让乾隆的自以为自己人生到达了巅峰。 可以不妄言,农业文明在乾隆时期,达到了真正的巅峰。 乾隆一生重视水利、农耕。在乾隆3年,大清人口刚刚过亿,到乾隆58年,整体增加了2倍,达到3亿人。从传统的角度,乾隆似乎没做错什么,他比绝大多数的帝王都成功。乾隆时期的清代国力仍然稳居世界第一。 但是乾隆统治期间,并未产生文化昌明 、科技进步的状态。 甚至有清一朝,是唯一没有出现杰出思想家、科学家的朝代。乾隆拒绝对外思想、学术交流,失去了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到了乾隆58年,实际上大清已经积弊丛生,但乾隆已经生活在迷梦之中,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仍然坐在功劳簿上,握紧权柄。更是无法看到世界的变化,妄自尊大,而拒绝与世界产生联系。甚至面对马戛尔尼使团带来的先进科技成果视而不见,称之为奇技淫巧。 乾隆晚年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重用和珅。 腐败糜烂了整个大清的吏治体系,使得利益链条盘根错节,彻底掏空了大清的国库,使得土地兼并严重、阶层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无可挽回地走向了颓势。 而面对乱局,嘉庆皇帝缺乏雍正的改革魄力,最终未能挽回大清的颓势。

东汉第七位皇帝汉婴帝刘懿,他执政期间发生了什么?

刘懿,即汉婴帝,他是汉章帝刘炟之孙,济北惠王刘寿之子,汉安帝刘祜堂弟,东汉第七任皇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历史名人小编一起看看吧。 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夏都斟鄩、商都西亳、东周王城、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沿着洛河一字排开,举世罕见。百余位帝王在此执政,东汉婴帝刘懿就是其中一位。 婴帝刘懿(?——125),男,汉族,125年5月18日―125年12月10日在位。延光四年(125年)三月,汉安帝去世,阎太后为把持国政,在其兄阎显支持下,迎立刘懿为帝。刘懿在位时,阎显兄弟把持朝政,作威作福。同年十月,刘懿即位二百余日后因病去世。 外戚集团与宦官集团的战争在婴帝刘懿执政时达到了极致。元兴元年(105年),汉和帝驾崩,邓太后以长子平原王刘胜有痼疾为由,先后迎立汉殇帝和汉安帝为帝,邓太后在宦官郑众和蔡伦的帮助下临朝称制十六年。阎皇后羡慕不已,想君临天下,无奈肚子不争气,不能给汉安帝添个一儿半女。气急败坏的阎皇后把目光移到了宫中的嫔妃身上。接二连三的怀有身孕的嫔妃意外死亡引起了邓太后的注意。当宫人李氏怀孕时,邓太后把她接到身边保护起来。元初二年(115年),汉安帝有了皇子刘保,疯狂的阎皇后立即杀了刘保的母亲李贵人。永宁元年(120年),汉安帝立刘保为皇太子。东汉永宁二年(公元121年),邓绥太后去世,气急败坏的阎皇后把黑手伸向了刘保。延光三年(124年),阎皇后诬陷太子刘保成功,汉安帝废刘保为济阴王。阎皇后乐极生悲。 延光四年(125年),汉安帝携同阎皇后和贵戚南下游玩,三月庚申,行抵宛城(今南阳),忽然得病,无奈下令回京。到达叶县(今河南省叶县南)时,汉安帝已经说不出话来,眼睁睁的死在阎皇后怀里,终年三十二岁。 阎皇后不敢对外宣布安帝驾崩的消息,怕留在京城的刘保继位,报复自己。皇帝的上食、起居仍如往常一样。庚午日回到宫中,辛未晚上才发丧。阎皇后为立新皇帝之事急得团团转,找来其兄阎显与宦官江京商议,商议结果是立京城之外的河间王为新帝。哪有不透风的墙。刘保发现了异常,在宦官孙程等十九名宦官的支持下,把宫门紧闭,屯兵自守。孙程等十几人在宫中德阳殿秘密聚集,举行宣誓仪式,每人割去一片衣服,决心同心协力,共举大事。 十一月初四日晚上,外封的河间王还没有来到京城,中黄门孙程等十九名宦官合力斩杀江京等人,刘保继位 ,是为汉顺帝。马不停蹄的汉顺帝刘保,立即带领尚书令、尚书外仆射到南宫,登上云台,召集公卿百僚,命令虎贲、羽林军士严密把守皇宫诸门。政变成功后,汉顺帝将阎显、阎景、阎晏兄弟及其党羽全部诛杀,把阎姬皇后迁到离宫居住,不久后死亡。对有功的孙程等十九位宦官全部封为侯。汉顺帝将大权交给宦官,还允许宦官收养义子,世袭爵位。